中交一公局集团每一方沃土,都是生命是吊车的根基
今天,是第35个“全国土地日”
在推进工程建设是吊车的同时
致力于土地集约利用与保护
让建设与生态和谐共生
持续筑牢土地可持续发展是吊车的坚实基础
七公司贵州毕节高标准农田项目
聚焦土地提质增效,依托科技赋能,全面提升土地质量。通过土壤改良技术,向农田增施有机肥、进行深耕深松,使土壤肥力显著提升;引入智能滴灌系统,实现精准灌溉;对项目区农田进行科学规划,整合零散地块,新建完善田间道路、灌溉排水设施,
打造“田成方、路相通、渠相连”的现代化农田格局
。如今,项目区农田机械化作业率提高至85%,平均亩产粮食从400公斤跃升至550公斤,昔日效益低下的农田,已成为村民的“致富田”。
西北公司云南巍山县土地综合整治项目
覆盖巍山县四个乡镇六个村庄,主要分为提质改造和补充耕地两个板块,其中
提质改造项目建设规模934.78亩,补充耕地项目建设规模450.36亩
,建设内容涵盖土地平整工程、灌溉与排水工程、田间道路工程三项工程。项目实施后提质改造项目形成水田规模指标596.2亩,粮食产能指标约6万公斤。补充耕地项目形成耕地数量指标321.38亩,粮食产能指标约17万公斤,实现了耕地的高产稳产和土地资源的永续利用。
五公司科尔沁山水林田湖草沙修复治理项目
创新采用“科羊草、苜蓿种植+毒害草治理”的生态修复模式,通过人工建植具有节水抗寒特性的中科羊草,配合系统化苗情监测体系,实现退化草原快速恢复。
这种模式使5万余亩沙地植被盖度提升至60%以上
,通过地下茎网络固土增效,同时提升0.21万个羊单位载畜能力,形成“修复-生产”良性循环。项目将草原治理与牧业产能提升相结合,既筑牢了北方防沙带生态屏障,又为39个村庄创造年产值210万元以上的可持续收益,实现了生态保护与民生改善的协同发展。
八公司苏州地铁7延线项目
实施“即时复垦+以挖作填”模式,“精打细算”守护土地资源。建设过程中,项目通过施肥翻耕、播撒草籽,累计已完成
超7000平米受损土地的土壤活力与植被快速恢复工作
。采取“以挖作填”策略,平衡调配内部土方,场地平整、寿人桥围堰、公园河道回填等施工累计
减少外借土方3.02万方,有效避免约1.21万平米临时堆弃占地
。这种模式不仅快速唤醒了“沉睡”土地,更显著提升了土地利用集约度,将生态修复、资源节约与耕地守护落到实处。
四公司江西昌坊景区项目
针对百年老矿区碱性矿渣土地,创新采用“土壤改良+植被重建”组合技术,通过客土置换、微生物活化等措施改良土壤理化性质,同步构建“乔灌草”立体植被体系,
修复并新增林地220余亩、草地360余亩
,引进适生植物100余种,并配套建设地下雨水收集系统,实现雨水资源循环利用。项目创新性打造“金石山矿山公园”,将生态修复与文旅开发深度融合,实现废弃矿区从“工业疮疤”到“生态地标”的华丽蜕变,为资源型地区生态修复与产业转型提供了示范样板。
中交泓福烟台项目内夹河综合治理项目紧密结合区域发展需求,在项目不同区段提供对应的空间解方,通过与桥梁及铁路管理单位协调,
对5条市政桥、1条高铁桥的桥下空间进行高效利用
,将灰空间开发为停车场、轮滑场等,解放空间资源。项目联通断点、改造台阶,调整滨河区域高差,实现露营地、市集、房车、花海、轮滑、网球场等多种用途空间共存,
全线18.6公里的漫步道实现“通山达海”的无障碍通行。
同时,保留现状农用地,轮种粮、油、糖等作物,目前种植的小麦已经迎来丰收,实现了艺术性、生态性、实用性与经济性的完美融合。
重庆地铁7号线项目 地处城郊田野,为守护区域耕地红线与生态基底,项目团队构建“地下控水+地表固土”双维度立体保土体系,通过地下掩埋疏水管道,定向引流降低地层含水量波动,较传统工艺
降低水土流失率60%以上
。同步对24处地表裸露区及8处堆土区域实施“草籽+防尘网”复合防护
,累计播撒草籽4万平方米、铺设防尘网10万平方米,既稳固水土减少扬尘,又实现施工区绿化覆盖。“零占压、微扰动”系列措施精准守护项目周边耕地土壤结构稳定,助力区域农田生态修复。
西南公司江油优质饲草粮蔬项目
以“土地增效+生态守护”破题,针对废弃工矿地,联合合作社复垦整治,推行绿色种植,
农药用量降低15%至20%,亩产增长15%
,变“薄田”为“良田”。建设3座16.6米高生态粮仓(单仓容500吨),护粮损耗降低40%。推广全程机械化(机收率70%以上),年产值超1.2亿。探索“稻虾”循环养殖,园区获评四川三星级现代农业园区,既保粮食安全,又鼓村民“钱袋”,实现荒坡变身“聚宝盆”。
中交内蒙建设二连沙地治理项目
创新实施“草网格固沙+乔灌草立体配置”集约修复模式。项目团队科学铺设2米×2米草方格网格,有效固定流沙基底,并在网格内分层种植耐旱灌木与草本,构建立体植被体系,配套无人机飞播技术,精准控制种肥播撒,大幅提升成活率与生长效率。该模式
已成功修复沙化土地近10万亩,植被覆盖率由不足15%提升至65%以上
,显著减少水土流失量。项目还积极推行“以工代赈”,让修复区域成为优质饲草基地,带动周边牧民发展生态养殖,实现了沙地增绿、资源增效与牧民增收的有机统一。
三公司奉节县建筑垃圾消纳场工程
包含站前区、原料区和生产区三大功能区,通过科学布局实现建筑垃圾从“进入”到“再生”的全流程闭环管理。项目投产后,生产的再生骨料、透水砖等产品可直供市政工程,可降低工程建设成本30%以上,年消纳建筑垃圾可达10万吨,
相当于减少土地砂石开采12万吨,节约填埋用地8000平方米,
不仅破解了当地在建筑垃圾处理难题,还进一步改善了城乡人居环境。
中南局株洲市渌口区高标准农田投资建设运营一体化项目
围绕“田、土、水、路、林、电、技、管”八大要素,开展土地平整与布局优化,促进土壤改良。完善泵站、山塘等水利设施建设,构建节水灌溉体系,铺设机耕道方便农机通行,打造防护林改善生态系统。运用智能灌溉施肥、全程机械化技术,实现耕地高效利用。项目建设规模58万平方米,为提升耕地质量、发展现代农业筑牢了基础。
华中公司三北林草项目
位于内蒙古乌拉特中旗,实施总面积达
136万亩的重度退化林修复、中幼林抚育等生态修复工程
。项目采用机械化、规模化作业模式,结合科学施肥、精准灌溉等技术手段,提升植被恢复效率。同时,针对不同土地退化程度分类施策,采取封育保护、补播改良、人工种草等差异化措施,确保生态修复精准有效。
策 划 | 党委宣传部、建筑公司
来 源| 七公司、西北公司、五公司、八公司、四公司、中交泓福烟台项目、重庆地铁7号线项目、西南公司、内蒙公司、三公司、中南局、华中公司
制 作 | 杨雅茹、冯茜茜 校 对 | 罗世鹏
责 编 | 郭亚维、刘晓春
监 制 | 李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