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交一公局集团酸碱度合格、悬浮物正常、氨氮合规……最后一次水质监测数据如往常般稳稳达标。站在长江支流旁,看到这个结果,七公司宜昌三峡疏港铁路项目经理孙海峰脸上终于露出欣慰是吊车出租的笑容。
宜昌三峡疏港铁路是长江三峡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是吊车出租的重要组成部分,七公司承建是吊车出租的2标线路长约12公里。项目穿越多个生态敏感区,绿色环保要求高。3年前,施工推进至长江二级支流三涧溪周边。项目要在夹河两岸的山腰处打通隧道,并在河流上方搭起青龙峡大桥。
如何确保施工不影响河流水质,成为推进后续建设的核心课题。
宜昌三峡疏港铁路项目航拍图
“按设计涌水量,难道每天要给溪水喂3万吨‘泥汤’不成?”技术员李乾举着地质图的手都在抖。一旁,孙海峰抓起块碎石在掌心碾磨,湿黏的泥浆顺着指缝往下滴,突然想起村支书的话:“祖祖辈辈都喝这溪水长大的,工程建设可千万不要让它蒙尘!”他攥紧滴着泥浆的拳头说道:“三涧溪,一滴浑水也不能进!”
然而,处理隧道废水的传统沉淀池就像臃肿的水缸,如同刀削斧劈的峡谷没有足够大的区域放置。在深入调研国内外先进水处理工艺以及七公司内部的环保标杆项目后,项目团队购置了“一体化协管沉淀池”。它的内部安装了密集的“斜管蜂巢”,污水进来后,先让杂质与絮凝剂“抱团增重”,随后水流在“蜂巢”间缓慢穿行。强大的重力引导沉重的杂质沿着斜管“滑梯”快速沉入底部“退休区”,而变清的水则轻松“毕业”上行。其精妙设计将沉降面积大幅“折叠”,在狭小的空间内完成了传统大池子的任务,占地空间仅需传统池体的1/3甚至更少,完美解决了场地难题。
设备使用当天,项目邀请了村支书到现场观看。浑浊的隧道涌水泥浆进入设备中,泥砂在重力引导下沿着斜板“滑梯”簌簌滑落,沉入设备底部安静的“污泥小仓库”暂存,清水则从顶部喷淋管涌出。村支书掬了捧水细看:“这清得能泡茶养鱼!”
项目一体化协管沉淀池
除了隧道涌水,碎石场运行产生的黏稠如墨的黑色泥浆也可能成为污染水源的隐患。新购入的压滤机能不能处理好这一泥浆,孙海峰心里也直打鼓。压滤机在碎石场首次调试时,泥浆推入机器后,螺旋轴如榨汁机般对其强力挤压,滤布间渗出汩汩清流,脱水固结的泥饼“啪嗒”坠入转运箱时,数据显示,含水率91%,达到排放标准。经机器“淬炼”后检测无害的泥饼,旋即运往裸露边坡作为填埋的沃土,成为绿植生长的温床。
项目泥浆压滤机 为“共抓长江大保护”,项目还推行“网格化”环保管理体系,在配备截水沟、防渗膜等设施防止跑冒滴漏的基础上,实时监测水质数据,并创新引入属地村民担任环保监督员。项目志愿者联合属地政府组建“护江志愿队”,累计开展20余次河道清理公益活动,对青龙峡等重点区域实施地毯式垃圾清捡,确保施工沿线水清岸净。
宜昌三峡疏港铁路项目航拍图
截至目前,七公司宜昌三峡疏港铁路
项目承建的青龙峡大桥已顺利合龙。施工段落内河流水质清澈,碧波荡漾,未受污染。两岸生态保持良好,青山苍翠,鸟鸣啁啾。
来 源 | 七公司
供 稿 | 杨晓旭 校对 | 杨艳芬
责 编 | 刘晓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