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8690507177

中交一公局集团身边的感动丨新时期的筑梦人

2019-07-27 15:20:50浏览:2688 来源:中交一公局集团   

他,工作中是个人二手吊车转让的“拼命三郎”,十五年如一日奋战在交通建设一线;

他,年纪轻轻,却有着身经百战是个人二手吊车转让的筑路历程;

他,筑在路上,怀揣助推行业发展是个人二手吊车转让的美丽愿景;

他就是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二公司副总经理杜峰。



2010年,杜峰在沪昆客专。长达6269米的冲格隧道地质极为复杂,难题层出不穷。一次突发的溶洞坍塌处理中,多次处理都未取得明显改善,多数人已失去信心,但他却坚持要找到破解方法。除了邀请专家指导作业,他把又闷又潮湿的隧道当成第二个家。一个多月的研究勘察,塌方终于得到控制,项目势如破竹,啃下了最难的一块“硬骨头”。


2013年,杜峰在温州绕城4标。有人觉得材料随意废弃是队伍的事情,但杜峰认为与队伍共赢才能更好地推进工程建设。他提出队伍管理要从保障服务型向管控服务型转变,通过经济活动分析会、成本风险通知单、定尺采购等措施帮助队伍“算好账”。同时也在项目成本管控上锱铢必较,通过碎石比例兑换等举措实现降本增效1400万元。最终项目在延期两年半的情况下还超额盈利3400余万元。


2017年,杜峰在瓯江北口大桥。走访工人宿舍时,他发现,不到20平米的房子里足足挤了8个工人。灶台前的墙已经烧黑了,荤菜里的肉片也寥寥无几。工人吃不好、睡不好,干活没有精力,还有很大的安全隐患……杜峰在一次班子会上说:“对于工程而言,工人是设计图纸转为现实的实践者。建造世界级大桥的工人应该是高素质、有技能的,我们要在培育大国工匠上下狠功夫。”探索系统培育新时期产业工人模式的工作由此展开。由于并无先例可循,实践过程中困难重重。培训没有渠道,就与地方机构合作;工人生活管理难,就引入物业公司;规范工人行为难,就制定积分制办法……在一次次挫折和实践中,培育产业工人“北口模式”很快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工人责任心和幸福感明显增强,技能水平快速提高,对工程建设的影响也有目共睹。在质量安全控制良好的情况下,项目承建的北塔在全线率先封顶。从饱受质疑再到享誉行业,不过一年光景,产业工人培育“北口模式”就成为了推动工程建设的磅礴力量。

面对这些,杜峰认为,努力和奋斗没有终点,践行改革创新,助推行业发展,需要做的还有很多。这就是杜峰,新时期的筑梦人,他永远在路上。


来  源 | 二公司

供  稿 | 周晨凯

责  编 | 毛志伟

执行副主编 | 张竞文

吊车圈    吊车群

        吊车圈               扫码加入千人吊车群


(责任编辑:中国吊车网)
下一篇:

【三局建筑】工程人的节日|立秋,开启一场收获之旅!

上一篇:

中交一公局集团抢险救援,那些感动我们的瞬间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