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21日,港珠澳大桥建设者先进事迹报告会在世通国际大厦顺利举办。这是中交集团贯彻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落实交通运输部、国务院国资委、中华全国总工会《关于开展向港珠澳大桥建设者学习是吊车制动梁的决定》要求举办是吊车制动梁的第5场巡讲活动。报告会由中交集团工会联合会主办、一公局集团工会承办。
中国海员建设工会分党组成员、一级巡视员张景义,中交集团工会联合会副主席姚彦敏,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吴松,副总经理王秋胜、庞维新等出席活动。
会上,报告团成员从不同侧面,深情回顾了大桥建设过程中一个个生动感人是吊车制动梁的场景和瞬间。
李伟代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闻中心主任记者
我喜欢出发
李伟代从资深媒体从业者的视角出发,通过两个小故事的分享,让观众感受到了诗意的林鸣、立体的林鸣,让观众洞察到了伟大工程背后伟大的建设者博大的胸襟、坚韧的毅力、执着的追求、不懈的努力。
罗冬
中交集团海外事业部执行总经理
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副总经理
38小时的巅峰博弈
罗冬聚焦最后一节沉管历时38小时的二次安装,再现了超级工程背后的酸辛与泪水,也再现了中交桥隧建设者这个超级团队的果敢与坚毅。
孟凡利
中交一航局总经理助理
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一工区常务副经理
每一次都是第一次
孟凡利“每一次都是第一次”的分享,为观众诠释了岛隧核心文化理念和极具穿透力的强烈风险意识。它穿梭于岛隧工程的各个界面,将“零风险、零失误、零瑕疵、零容忍”植根于每一名员工心中。
管延安
大国工匠、中交一航局二公司总技师
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五工区机修班班长
超级工程走出的“大国工匠”
大国工匠管延安为观众讲述了他从学徒工走向国家级荣誉殿堂的工作经历,分享了他作为中国深海钳工第一人是如何带领团队用“重复”成就“精彩”、如何做到5年33节巨型沉管安装60多万螺丝钉零失误的故事。
中交一航局一公司科学技术部经理
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一工区副经理、总工
从大山走向大海的筑港人
张怡戈分享了他从大山走向大海,成为一名光荣的筑港人的心路历程,诠释了“伟大出自平凡,英雄来自人民”的真谛。
冯颖慧
中交四航院建公院副总建筑师
港珠澳大桥外海人工岛岛上建筑总建筑师
全国五一巾帼劳动奖章获得者
无边界的“小家”与“大家”
把最美芳华献给世纪工程,以嫩肩担当重任绘就南中国海最美地标的全国“五一巾帼奖章”获得者冯颖慧,用朴实的语言向观众娓娓道来在大桥建设过程中建设者们“舍小家为大家”的动人岁月。
姚彦敏指出,港珠澳大桥建设者是身边的感动,是新时代奋斗者的典范,广大职工要以大桥建设者们为榜样,忠诚担当,坚守梦想;各单位要继续加强对先进典型的选树和学习宣传,让劳模先进成为引领中交集团高质量发展的鲜艳旗帜,以优异成绩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献礼。
吴松表示,在一公局集团党代会召开前夕承办这次报告会,聆听大桥建设者的现场分享,是一次非常难得的宝贵机会,集团公司上下将以此为契机,大力唱响“劳动光荣”主旋律,从先进事迹中汲取中交智慧、中交精神和中交力量。
“羡慕港珠澳大桥建设者,他们个个都有大国情怀,真的‘非常了不起’,咱们建设世界一流企业需要更多的中交人像他们一样胸怀理想、担当奉献、扎实苦干、努力奋斗”,一位职工代表感叹道。
伟大的时代造就伟大的工程,伟大的工程和建设者也创造着伟大的时代。值此为祖国70周年华诞献礼、向港珠澳大桥建设者学习致敬之际,一曲快闪也搬到了报告会现场。歌者们饱含深情的演唱感染了每一个人,大家受感召加入合唱队伍,从开始的五六人到二三十人直至全场观众们挥舞着国旗和司旗,齐声合唱《我爱你,中国》《歌唱祖国》,气氛异常热烈。
朝阳区管庄地区人大主席张宝崑,中交集团北京片区26家单位的工会主席、工会办主任、职工代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工人日报》社、中工网等媒体记者共计350多人共同聆听了港珠澳大桥建设者们的先进事迹和感人故事。本次报告会通过交建通和网络平台同步直播,在线观看人次超过9万。
向上滑动阅览 花絮
来 源 | 工会办公室
供 稿 | 张竞文
责 编 | 张竞文
执行副主编丨张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