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8690507177

【中铁十五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献礼国庆 I 画圆湖北省首条高铁大环线,襄荆高铁正式运营

2025-10-09 12:47:30浏览:54 来源:中铁十五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核心摘要:献礼国庆 I 画圆湖北省首条高铁大环线,襄荆高铁正式运营
中铁十五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9月28日随着高铁列车从襄阳东站缓缓驶出 由中铁十五局承建的新建襄阳至荆门高速铁路 正式通车运营湖北首条高铁环线完成“画圆”鄂西北千年驿道迈入“一杯咖啡”通勤时代 从“纸上蓝图”到“地上通途 ”116公里呼南通道“起笔”成势 襄荆高铁线路北起湖北省襄阳市,途经宜城市,南至荆门市,正线全长约116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纵贯鄂西北褶皱带,把“粮仓”江汉平原与“车城”襄阳串成珠链。其中中铁十五局承建线路全长29.11公里,涵盖9座隧道、16段路基、26座桥梁及57.784公里无砟轨道等主要工程。 试运营列车行驶在十五局承建管段 自开工以来,项目团队严格遵循“首件定标、样板引路”准则,凭借过硬的施工管理水平,完成了全线95%的首件工程,四次承办全省铁路品质工程观摩会,获国铁集团、湖北铁路集团十二次通报表扬,在汉十公司组织的九次信誉评价中,七次获第一名,两次获第二名,在湖北铁路市场中擦亮了“十五局品牌”。 襄荆高铁陈家湾大桥“地质博物馆”里修高铁 29.11公里的硬骨头襄荆高铁刘家岗隧道 中铁十五局施工区域沿线地质条件复杂,堪称“地质博物馆”,其中刘家岗隧道是全线最长、难度最大、风险最高的隧道,先后穿越断层破碎带、软弱围岩、溶洞等多种不良地质地层。为此,项目团队创新采用“三维激光扫描+弹性波瞬变电磁超前预报”技术,将地质预报精度提升至95%以上,实现地质“透视”;通过超前小导管注浆“穿针引线”工艺、强支护紧跟掌子面制度,做到“岩变我变、按地质施工”;在隧道内安装空气、瓦斯双监测系统,实现报警、喊话、视频三重联动机制,确保隧道安全顺利贯通。 襄荆高铁石门水库特大桥 在石门水库特大桥施工中,项目团队需在水深流急的水库中完成2×108米T构连续梁施工,T构桩基平均深度达70米,相当于23层楼高。运架梁平均距离22公里,需穿越总长10公里的隧道群,沿线交叉施工点20余处。项目引入智能张拉压浆系统、调度系统,实现运梁车与架桥机的实时通讯和无缝衔接;首创“两架四运”组织模块,在沿线设置8处会车点,成功克服长距离隧道群运梁难题,保障了全线架梁顺利完成。 支部建在掌子面党建链与创新链同频共振 面对复杂地质条件,项目党支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通过党员分片负责、24小时关键工序值班及“网格化+信息化”管控,实现施工安全“一网统管”,确保安全生产“双零”目标达成。 开展“三保一促”党员主题实践活动 在强化组织保障的同时,项目党员骨干牵头成立攻关小组,搭建产学研平台,累计培训产业工人3000余人次。联合国家数字建造技术创新中心、武汉工程大学等,围绕隧道二衬自动化、钻爆法隧道智能建造等开展科研攻关,取得18项发明专利,40部专著论文。面对长达57.784公里的无砟轨道施工,引入智能精调机器人、BIM建模,购置智能温控系统等先进工装,实现全过程精细管理,筑牢工程质量根基。 襄荆高铁跨国道G347特大桥 襄荆高铁建成后,襄阳至荆门通行时间将压缩至半小时内,形成襄阳、“宜荆荆”城市群半小时经济圈;与汉十高铁、郑渝高铁互联,构建“北接中原、南连湘粤”的黄金通道,串联起圣境山国际滑翔伞基地等国家级景区,有望带动鄂西北文旅产业年增长超15%,助力长江经济带与中部崛起战略深度协同。 来稿单位:襄荆高铁项目 值班人员:张贤学 尤昆 杨文广 审核部门:党委工作部

吊车圈    吊车群

    吊车圈                         扫码加入千人吊车群


(责任编辑:吊车出租网)
下一篇:

【中铁十五局集团轨道交通运营公司】新朔铁路运输处持续大干集中修

上一篇:

【中铁十五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开钻+验收!合湛铁路项目双节点献礼国庆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