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铁六局2025年是以履约提升深入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年。今年集团公司系列会议将
2025 年作为“履约提升年”,要求全公司将“五履约一引领”作为核心任务,着力提升高质量的经营履约、建造履约、经济履约、安全履约、创新履约能力和高质量的发展引领能力,围绕实现向市场要规模、向建造要信誉、向经营要效益、向风控要稳定、向改革创新要品牌、向党建融合要发展的“六要”目标,聚力担当、久久为功,为加快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打开新局面。
为了贯彻落实管理要求,微信公众号推出
“优质履约”专栏,宣传一批在2024至2025
年履约方面表现突出的单位和项目,以优秀案例为导向,推动实现
“五履约一引领”发展任务目标。近期中铁重投重庆高速公路建设指挥部
发布2025年一季度劳动竞赛考核通报
太原公司承建的武两高速公路工程II标段在所有参赛项目中获评综合排名第一开工以来太原公司优质高效兑现
项目各项节点目标屡获劳动竞赛第一并在2024年度“大干120天,决胜保目标”
专项劳动竞赛中被评为2024年度先进单位和劳动竞赛优胜单位 武两高速公路是重庆高速公路规划“三环十八射多联线”主骨架高速公路网中的第十六联线,全长约37.18公里,设计为双向四车道,时速100公里。太原公司承建的武两高速公路II标段全长21.8公里,包括1.5座隧道、12座主线桥梁和3座互通。
标段内控制性工程雪峰山隧道地处剥蚀中山地貌区,Ⅳ、Ⅴ级围岩占比高、洞口段偏压浅埋断面变化复杂、技术要求高,施工组织难度大、安全风险高。
▲下柏树湾大桥 面对复杂多变的地质环境,项目部引入BIM技术,在标段内构建1:1模拟电子沙盘,真实还原各工点工程概况和临建设施等,并录入施工便道、取弃土场等关键位置信息,形成三维立体图像,为编制施组方案、计算工程量、控制施工进度提供参考。开工以来,项目部在隧道台车、桥梁模板及试验仪器等方面积极开展科技攻关,获得
实用新型专利2项,重庆市QC成果5项,重庆市五小成果15项,中国中铁绿色科技示范工程奖1项,工法3项。
雪峰山隧道施工中,项目部运用台阶法、光面爆破法作业,采取超前小导管、超前长管棚等辅助措施,沿隧道开挖轮廓线外打入带孔钢管、压注浆液、加固围岩,同时采用超前地质预报系统,实时掌握掌子面前方地质状态,提高隧道开挖质量,有效加快施工进度。
同时,采用视频监控系统、门禁系统、人员定位系统、语音呼叫系统、有毒有害气体检测系统等,实时采集洞内安全数据监控管理关键部位施工情况,全面排查隐患、筑牢安全屏障。2024年5月17日,雪峰山隧道提前14天贯通至合同里程。
▲雪峰山隧道 下柏树湾大桥全长701米,最高墩达78米,地处剥蚀丘陵槽谷地貌区,上跨马龙路、渝建路、龙谭河,相对高差达82米,地形起伏较大,交通不便,施工难度大。为保证高墩施工安全,项目部加强标高及线性控制,引进高标准桥梁滚笼机、液压自动爬模体系等工艺工装,以4.5米为施工单元,搭建四层全封闭作业平台,配备装配式梯笼、可拆装钢筋绑扎台架,充分发挥工装工艺的最大效用,降低高墩施工安全风险。
施工期间,项目部全面推行“生命线”措施,针对桥梁墩柱、柱系梁、盖梁作业等难以搭建作业平台的工序,采用“钢丝绳+型钢”“安全绳+安全带”双重防护,严防高空坠落。同时,在挂篮下方道路增设防护门架,阻挡高空坠物,保障路面及行人车辆安全,减少施工干扰,加快施工进度。2024年5月28日,下柏树湾大桥T型钢构全幅成功合龙。
项目建成通车后,将优化重庆市高速公路网络结构,提升主城东部区域的路网整体通行效率,促进武隆平桥、凤来工业园承接产业转移,加强武隆、南川、涪陵三地经济联动,带动沿线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素材来源:太原公司本期编辑:薛宇君、董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