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铁六局建安公司近日,华东、华北、东北等地持续遭遇强降雨,引发洪涝和地质灾害。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防汛救灾工作作出重要指示精神,在中国中铁正确领导下,中铁六局统一部署下,闻“汛”而动、向险而行,在多条受灾生命线同步展开抢险攻坚,用日夜兼程的坚守与实干,为被困群众架起希望之桥,以央企担当筑牢防汛“安全堤”。
深山通路:13公里抢险路暖了民心
重要的生命线——令石路深处大山腹地,是进入太师屯镇石岩井村的进村通道,沿线20户70余名村民的出行全靠这条狭窄山路维系。暴雨过后,道路已是满目疮痍:多处山体滑坡、弯道路基塌陷悬空,便桥被洪流冲毁、碎石、断枝与淤泥铺满路面,交通彻底中断,山里群众的生产生活陷入困境。
▲现场抢险前后对比 建安公司市郊铁路副西线项目部接到抢险任务后,第一时间吹响抢险集结号,50余名抢险骨干火速驰援,3台挖掘机、2台装载机、5台自卸渣土车组成的“钢铁战队”迅速到位。面对湍急水流与泥泞山路,抢险队员们踩着齐膝的泥浆展开勘察,现场敲定“人机协同、边清边修”方案。断水断电,通讯中断,队员们脚踩淤泥,白天清障填方,夜晚挑灯作业,机械轰鸣声与铁锹碰撞声在山谷中日夜不息。
▲抢险现场 从7月31日上午8时至8月1日晚20时,经过36个小时的持续作战,
太城路、塔上路、令石路、陡东路共计13公里受损道路重现畅通:100平方米路面平整,65平方米水沟疏通,3238立方米挖方开辟通行路径,7154.3立方米填方筑牢塌陷路基,1500立方河道淤泥被清理干净,300米水马规范道路安全,2座便桥重新架起连通两岸。当第一辆车顺利驶入山区,等候多时的村民们捧着热腾腾的水饺围了上来,“你们辛苦了!这饺子一定要尝尝!”朴实的话语里,藏着最深的感谢。
黑夜攻坚:16小时打通“最后50米”生命线
另外一条生命线——大梁村松学路,因暴雨引发塌方滑坡,群众被困亟待救援。建安公司顺义樱花园小区项目部接到抢险任务后,立即启动应急响应,集结60余名抢险骨干,3台装载机,4台挖掘机,4台渣土车组成专业救援队伍,连夜奔赴现场,车灯在夜幕中划出焦急的光。
▲现场抢险前后对比 抵达松学路时,道路已出现17处塌方、22处山体滑坡阻断点,更危急的是一辆群众车辆不慎冲入河道。队员们迅速冲向河道,成功转移被困车辆;随后徒步深入勘察,在道路尽头发现“最后50米”严重冲毁路段,这是8户17名居民与外界连通的关键节点。
▲抢险现场 队员们轮班作战,衣服被汗水反复浸透,手上磨出了水泡却没人停下。挖掘机破除巨石,人工清理碎石,防护栏杆同步安装……从8月1日早上5时30分到8月1日晚上21时30分,经过16小时连续攻坚,目前已完成500立方米挖方开辟通行路径,1900立方米填方筑牢塌陷路基,提前24小时贯通这条4.5公里的“生命通道”。
▲太师屯镇相关镇村领导到抢险现场对参加抢险的工作人员进行慰问
太师屯镇相关镇村领导到抢险现场对参加抢险的工作人员进行慰问,感谢中铁六局为村民抢通道路所付出的努力和辛苦。
的抢险队员们用双手劈开障碍,用脚步丈量责任,用“白加黑”的坚守,把“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承诺写在防汛一线,建安公司以硬核行动诠释了央企的使命担当,让“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誓言在为民服务中愈发闪亮。
(企业内部信息自媒体请勿转载)
审核:王骐编辑:林青源摄影:杨慧民、刘赤、田龙
供稿:党建工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