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8690507177

【中铁六局建安公司】厉行节约 勤俭办企丨致公司全体干部职工的倡议书

2025-07-26 12:28:15浏览:151 来源:中铁六局建安公司   
核心摘要:厉行节约 勤俭办企丨致公司全体干部职工的倡议书
中铁六局建安公司倡议书致公司全体干部职工厉行节约勤俭办企公司全体干部职工: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积极响应国家倡导的勤俭节约风尚,引导全体干部员工铭记 “三个务必”,切实推动“厉行节约 勤俭办企”理念常态化、长效化,在此,我们郑重发出如下倡议: 弘扬艰苦奋斗,坚守勤俭节约。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过去我们党依靠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不断铸就伟业,如今我们依旧要用这一理念指导工作。”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下,积极响应国家全面节约战略,认真落实集团公司工作部署,不仅是公司突破发展瓶颈、应对严峻挑战的关键之举,更是我们实现长远、稳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大力弘扬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持续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要求,是建安公司必须长期坚持的行动准则。勤俭节约与艰苦奋斗相辅相成,唯有企业秉持务本崇实、戒奢崇俭的理念,员工方能脚踏实地、不慕浮华。让我们坚守初心、勇担使命,善用勤俭节约这一“传家宝”,握紧艰苦奋斗这根“接力棒”,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正能量。 凝聚奋进合力,提升管理水平。 “上下同欲者胜,风雨同舟者兴。”当前,建筑市场已步入大浪淘沙、适者生存的存量竞争阶段。企业若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持续前行,就必须顺应发展潮流,紧紧抓住“降本增效”这一关键,坚定不移地修炼内功、实现内生式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无论国家发展到何种水平,无论人民生活改善到何种程度,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厉行节约、勤俭办企,既是增强企业生存与竞争能力、保障广大职工根本利益的迫切需求,也是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我们要强化居安思危的底线意识,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观念,秉持“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价值观。保持长远眼光,保持清醒头脑,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推行节俭文明办公模式,以勤俭节约为荣耀,以奢侈浪费为耻辱,坚决摒弃讲排场、比阔气、盲目攀比的不良风气。做到资源取用有度、合理使用,让过紧日子、勤俭办企成为全体员工共同的价值追求和自觉行动。科学合理压降全口径管理费用,严格管控办公、会议、后勤、差旅等各项开支,全面削减非生产性费用支出,坚决打赢提质增效这场硬仗。 聚焦价值创造,推动持久发力。 勤俭节约并非一时之举,而是一场永不停歇的行动。作为国有企业,建安公司应始终坚守优良传统,勇立行业潮头、树立标杆典范,将“勤俭办企”理念全面融入战略规划、工作执行以及职工行为规范之中,使之成为一项广泛且持久的实践。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时刻严格要求自己,认真遵守中央八项规定,坚决抵制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发扬“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精神,切实与基层职工同甘共苦。同时,鼓励全体员工积极投身小创造、小革新、小设计、小建议等活动,为企业降本节支、挖潜增效贡献智慧,充分展现主人翁精神。在日常工作中,加强预算管控,严格执行无预算不支出原则,从严控制一般性支出和行政类经费,全力创建节约型企业。 争做榜样先锋,引领良好风尚。 企业兴则员工兴。作为建安大家庭的一员,时刻心系企业、为企业发展尽心尽力,应是每一位建安人的自觉行动。让我们树立强烈的主人翁意识,将企业视为自己的家,从节约每一度电、每一滴水、每一张纸做起,事事讲节俭,处处反浪费。身体力行、注重细节,在家庭生活、日常工作和社会活动中,时刻践行节俭理念、坚决反对浪费行为。积极主动地提醒、督促身边的亲朋同事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及时制止铺张浪费现象,让过紧日子的理念深入人心,使勤俭办企在公司内蔚然成风,形成全员节约、全面节约、全程节约的良好局面。 万涓成水,汇聚成河;合抱之木,生于毫末。文明体现在细微之处,习惯养成于日常点滴。让我们迅速行动起来,从自身做起,从细微之处做起,从当下做起,将“厉行节约 勤俭办企”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自觉成为勤俭节约风尚的积极践行者、有力引领者和优秀示范者。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全力推动节约型企业建设,为公司实现可持续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企业内部信息自媒体请勿转载) 审核:王骐编辑:王梦娜、林青源 供稿:党建工作部

吊车圈    吊车群

        吊车圈               扫码加入千人吊车群


(责任编辑:吊车出租网)
下一篇:

【三局建筑】工程人的节日|立秋,开启一场收获之旅!

上一篇:

【中铁七局五公司】【信息速递】黑龙江大学党委常委崔本强到中铁七局考察交流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