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交四航局近日,新华社记者深入四航局参建的贝宁科托努5号码头项目现场,专访项目一线建设者和属地员工,详细报道了项目在助力当地经济发展、推动中贝交流合作方面作出的突出贡献,相关报道被
人民网、中国经济网、中国一带一路网、中华航运网、撒哈拉视野
等多家主流媒体转载报道。
项目简介 贝宁科托努5号码头项目位于科托努现有港区东侧,主要建设内容包括2个10万吨级通用泊位、350米南防波堤延长段、900米东护岸、21万平方米陆域形成,以及港池疏浚、
旧堤拆除等。项目码头岸线总长550米,为管板组合桩码头结构。
项目建成后,将大幅提升科托努港的货物吞吐能力和运营效率,为贝宁及周边国家经贸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报道原文 7月初的一个上午,贝宁科托努自治港5号码头施工现场一派忙碌景象:混凝土泵车隆隆作响,巨大的钢筋笼内不断注入混凝土。闷热天气下,工人们的衣服已被汗水湿透,却没人停下手头的工作。他们正在对5号码头首段胸墙做混凝土浇筑,这一环节被视为码头建设的关键节点。
项目经理陈新全程盯守在现场,每个细节都不放过。“胸墙是整个码头的‘脊梁’,也是码头最后一道重要工序,”他说,“胸墙一旦建成,意味着项目团队成功突破码头工程所有关键技术瓶颈,为后续施工顺利推进打下了坚实基础。”
▲科托努自治港5号码头施工现场
科托努自治港是西非几内亚湾沿岸重要的国际贸易枢纽,吞吐量覆盖贝宁90%以上进出口货物,对国民经济贡献巨大,被视为贝宁的“经济之肺”。科托努自治港5号码头建设项目位于现有港区东侧,2021年7月开工。项目包含两个10万吨级通用泊位,码头前沿设计深度达到负16米,旨在提升贝宁港口货物处理能力,为西非区域贸易注入动力。
项目不仅扩展港口岸线和护岸,还拓展21万平方米陆域空间,旧堤拆除和港池疏浚作业同步推进,为港口现代化建设夯实基础。截至今年6月底,项目进度已完成70%,整体推进平稳有序。5号码头建成后,科托努自治港预计年货物吞吐量将从2024年的2000万吨提升至2500万吨。更强的通航能力、更大的货物吞吐量、更广阔的服务辐射范围……5号码头将有效助力科托努自治港发展升级。
▲工人对5号码头首段胸墙做混凝土浇筑
面对语言障碍、物资运输周期长、海上施工环境复杂等诸多挑战,中方团队科学统筹施工计划、保障工程进度,还组建了由中方和当地员工组成的国际化管理团队,有效管控施工现场风险。
安全员达德乌·塞梅沃·埃马纽埃尔是贝宁人,直言参与项目让他学到了许多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我为能参与如此重要的项目感到自豪,它改善了我的生活,也将为贝宁经济发展注入动能。”埃马纽埃尔说,“中方同事工作认真细致,我们相互学习、共同成长。”
项目安全环保总监程冲冲告诉记者,为提升当地员工技能,项目团队持续开展专项培训,让越来越多当地年轻工人掌握焊接、模板、混凝土等关键工艺。
▲工人在防波堤上施工
贝宁港务局局长巴尔特·范埃诺称赞中方建设人员的辛勤付出。他表示,项目团队最近一年里在复杂施工条件下达成多项重要节点目标,令整个项目驶入“快车道”。这些进展不仅体现在工程数据上,更体现在与港务局沟通效率提高、施工方案优化以及现场管理水平提升上。
“我们双方的合作基础越来越牢固,信任度越来越高。这是我们共同努力的结果,也为后续项目合作积累了宝贵经验。”范埃诺说。
———— / END / ————来源 | 新华社、三公司
编辑 | 成 青责编 | 全宗杰一审一校 | 郭志滨二审二校 | 吕传龙三审三校 | 肖明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