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8690507177

【中交四航局】“养殖航母”实现吃鱼自由

2025-08-09 08:37:50浏览:180 来源:中交四航局   
核心摘要:“养殖航母”实现吃鱼自由
中交四航局在广东江门市新会区银洲湖 畔,一场关乎海洋渔业变革方向的 建造工程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由 四航局航通公司建造的“湾区伶仃” 号,是全球首艘自航式水体自然交 换型养殖工船,堪称我国海洋牧场 建设的“超级装备”。 2024年2月,当设计图纸首次 铺开,特别的参数就让人迫不及待 想见到它建成时的模样。“湾区伶 仃”号深海养殖工船总长155.8米, 型宽44米,型深24米,最大吃水深 度达20米。“湾区伶仃”号项目总工 程师黄晨光介绍,与传统封闭式渔 船不同,“湾区伶仃”号开创性地采 用15根方形立柱构建开放式水下结 构,犹如一座透明的水晶宫殿。12 个独立养殖舱室通过渔网隔断,形 成多层次、多品种的立体养殖空 间。这种设计不仅实现了养殖品种 的多样化——从金鲳鱼到石斑鱼, 从大黄鱼到鲈鱼,均可在此“安家落 户”,更通过水体自然交换技术,模 拟海洋生态循环,让鱼群在接近野 生的环境中自由游弋。 近8万立方米的养殖水体,相当 于32个标准游泳池的容量,为鱼群 提供了广阔的“深蓝跑道”。充足的 活动空间显著提升了鱼苗活力,肉 质更紧实、口感更鲜美。年产量高 达5000吨的“蓝色收成”,能够满足 大湾区数百万人口的鱼类消费需 求,实现“吃鱼自由”。 手中的设计蓝图令黄晨光心潮 澎湃,立志要为这艘“牧场之舟”打 造一副坚固的“骨骼”。“‘湾区伶仃’ 号未来将在广东珠海海域作业,这 里位于粤港澳大湾区深处,台风频 发、海面风浪大且雨水天数多,这对 养殖安全构成了极大威胁。我们一 定要保证‘湾区伶仃’号能够抵御恶 劣海况,为养殖鱼类提供一个稳定 安全的家。”于是,项目团队决定选用重量 更轻、质量更优的高强钢作为建造 主材料。“高强钢的屈服强度与抗拉 强度更高,抗疲劳与抗冲击性能优 异,但是加工难度大、焊接性能敏 感。”黄晨光说,他至今记得为完成 船舶弧形部位制造,面对高强钢塑 形屡次失败时的心情。那是一个阴 云密布的下午,车间里的气氛凝重 得让人透不过气来。技术人员们围 在一块刚刚塑形失败的高强钢板 前,眉头紧锁。“这已经是第5次了, 再这样下去,不仅工期要延误,材料 成本也会直线上升。”技术员李宝堂 焦急地说道。高强钢板塑形调节极 为不可控,稍有差池,就会损害钢材 性能,无法达到设计要求的强度。 2024年4月,黄晨光带着技术 团队一头扎进试验车间,日夜不停 地进行试验。他们不断调整加热温 度、塑形力度和时间,记录下每一次 试验的数据。经过30多次调整测 试,他们终于找到了高强钢的变形 规律,为如期完成船舶弧形部位制 造奠定了基础。在建造现场,工人 们严格按照技术团队给出的方案操 作,预设反变形量、精心调整焊接顺 序,每一道焊缝的焊接,都像是在雕 琢一件珍贵的艺术品,容不得半点 马虎。2024年12月,“湾区伶仃”号 外形轮廓逐渐成形。“高强钢使用, 确保了‘湾区伶仃’号坚固可靠,能 够抵御海上12级台风。”黄晨光自 豪地说。为了响应国家对新质生产力 和“双碳”目标的要求,项目团队为 “湾区伶仃”号配备了先进的全电 推进系统,以及30千瓦的风力发电 系统,静态养殖时,可以完全使用 清洁能源,每年减碳量相当于种植 5000棵树。为了适应海洋牧场智 能化管理要求,项目团队需要对船 上的电力设备安装进行全新的布 置设计。然而,“船上空间有限,设 备又多,要把这些设备及其复杂线 路进行合理的布置设计并非易 事。”黄晨光说。实地测量是电力设备布置设计 的重要前提。2024年末,项目团队 在狭小的船舱内进行了长达数周的 精细测量与规划。项目团队测量了 数百个数据点,绘制了数十版布局 图纸,反复推敲每一条电缆路径,优 化每一个设备摆放位置,最终发现 按风电、光电、柴电3个电力系统分 别进行模块化布置设计最为合理。 “这种分模块的布置设计能将设备 安装时间缩短30%,空间利用率还 能提高20%,是稳固可靠、又能兼顾 系统运行的最优解决方案。”黄晨光 解释道。2025年一季度,得益于模 块化布置设计,“湾区伶仃”号电力 设备安装方案顺利完成,项目团队 逐步加快了建设进度,全力赶赴船 舶吉水节点。2025年5月27日,当3600千瓦 舵桨机安装完成,巨大的金色叶片 在水中划出涟漪,船舶吉水节点完 成,标志着“湾区伶仃”号距离成为 粤港澳大湾区“移动海上粮仓”的终 极使命更近了一步。“我们还针对海洋牧场精细化 管理,通过北斗导航系统实时定位 航行水域,结合海洋环境监测数据, 动态调整航速与航向,实现‘游弋 式’养殖。”黄晨光介绍道。当传感 器探测到局部海域水温异常或水质 污染时,船舶可自动升高养殖舱室, 减少水阻力,快速转移至理想水域, 确保鱼群始终处于最佳生长环境, 保障海洋牧场的产出和品质。船上 配备的自动喂食系统可根据鱼群生 长阶段、摄食习惯精准投喂,避免饲 料浪费与水体污染。2025年6月,已经正式下水的 “湾区伶仃”号被拖运至船厂进行最 后的舾装工作。不久后,它将驶向 深蓝海域开展智慧作业,创新打造 “渔业+文旅”融合发展新模式,进一 步丰富海洋牧场的产业内涵。中国 海洋牧场建设已然从“向海要鱼”的 传统模式,迈向“智慧耕海”的全新 时代。———— / END / ————来源丨中国交建微信公众号

吊车圈    吊车群

        吊车圈               扫码加入千人吊车群


(责任编辑:吊车出租网)
下一篇:

【三局建筑】工程人的节日|立秋,开启一场收获之旅!

上一篇:

【中交四航局】风雨逆行!四航局火速驰援惠州仲恺高新区防汛抢险一线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