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8690507177

【中铁十局集团】【管理经纬】冻土破局——七公司构建高原项目创效方程式

2025-07-30 19:05:13浏览:102 来源:中铁十局集团   
核心摘要:【管理经纬】冻土破局——七公司构建高原项目创效方程式
中铁十局集团在云朵触手可及的雪域高原 一条穿越冻土带的公路 正刷新基建项目管理的高度 中铁十局七公司承建的同赛高速2标 以“逆境突围”的魄力 通过全周期商务策划全过程动态管控斩获中国中铁大商务管理先进项目部 殊荣为高原基建项目管理树立新标杆 中铁十局七公司承建的同赛高速公路项目位于青海省黄南自治州河南蒙古自治县南环路旁,三江源保护区内,地下水源丰富,生态系统脆弱,地形地质复杂,海拔超3600米,气温近半年零度以下,环水保要求严苛,施工难度较高。 策划先行 打好效益攻坚主动战 项目团队突破传统施工思维,充分发挥项目“铁三角”作用,在前期策划阶段即开展地质勘探资料深度解析与现场实勘比对。 针对设计中土石比例预判偏差问题,项目部邀请勘探单位重新勘探确认,留存测量数据和土石分界影像资料;商务经理同步构建经济模型,测算不同土石比例方案成本、效益差异;联动设计院成功推动土石比例调整优化,以现场反推设计,实现收入纠偏。该模式突破传统项目设计到施工信息单向传导弊端,为后续复杂地质条件下施工策划提供“逆向验证-设计迭代-效益反哺 ”的闭环管理范式。精细管理 打好降本增效阵地战 建立合同条款动态优化机制,针对EPC总价包干特点,实时跟踪施工过程中设计调整、地质变化、环境要求升级等潜在变更因素,以“过程签证+补充协议”锁定边界条件变更,从源头防范结算争议风险。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严格执行成本控制计划,聚焦材料采购、设备租赁、劳务分包等关键环节,通过集中采购、招标比价等方式把控价格合理性,从流程端压降成本 超支风险。秉持 “损失最小化、补偿最大化” 理念,项目部将不可抗力、地质风险转化为索赔机遇。 二月的高原正处于冷空气活跃期,大风天气频发, 临建工程遭遇了暴风侵袭, 项目部第一时间引入第三方公估机构,对风灾导致的损毁范围、程度进行精准定损,最终保险赔付率达100%,减少了效益流失。 技术赋能 打好创新创效突击战 项目部成立“张小伟创新工作室”,充分激活“大商务管理”创新创效基因,在工法、专利开发阶段即嵌入经济效益评估模块,明确创效路径。针对高原冻融周期短、每年有效施工窗口期仅有6个月等痛点,制定专项研发计划,累计形成省部级工法2项、专利15项,为项目成本管理保驾护航。 ▲装配式箱涵观摩会现场 在涵洞施工中,项目创新采用装配式箱涵技术,相较传统就地现浇工艺,工作效率提升900%,相关成果成功申报省部级工法。业主、监理单位对此给予高度肯定,指定项目部组织举办装配式箱涵观摩会,推动该技术在全线各施工标段推广应用。 在路基施工中,开发的实用新型专利《高原水草地路基智能碾压监测装置》可实现实时监测基层压实度,通过减少检测需求,进一步缩短施工时间,路基施工效率提升20%以上。 一系列技术创新成果有效提升了施工效率、夯实了成本管控基础,助力项目在全线保持领先优势,实现首家完成路基交验、首家启动架梁施工,以技术突破为项目提速增效提供了核心支撑。 在青海高原的苍穹之下,同赛建设者用管理创新推动技术突围、管理创新,最终实现工效提升,打破高寒等于低效的魔咒,证明雪域冻土亦可绽放价值之花,展示出大商务管理体系在极端工况下的生命力, 为高原项目大商务管理再提升提供了生动教材。 END来源:七公司图文:张   青  李   威  胡   浩 编辑:胡   浩责编:许   冲主办:中铁十局党委宣传部(企业文化部)

吊车圈    吊车群

        吊车圈               扫码加入千人吊车群


(责任编辑:吊车出租网)
下一篇:

【三局建筑】工程人的节日|立秋,开启一场收获之旅!

上一篇:

【中铁十局集团】“双虹”跨天险!西渝高铁康渝段站前十一标连续梁施工实现重大突破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