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交建温州永宁大桥建设现场,机器轰鸣中,一个身影穿梭于关键工段,步履匆匆却沉稳坚定。他就是永宁大桥项目经理吕先虎,振华重工“四星级”党员示范岗的标杆人物,被工友们亲切地称为项目部的“定盘星”。
永宁大桥全长3.12公里,是集市域铁路、快速路、一级公路、非机动车及人行通道于一体的双层特大桥。振华重工承建大桥跨江段水中主体部分及引桥钢结构,总重约6万余吨,是振华重工迄今最大单体量钢桥项目。
项目启动之初,便遇到了供应短缺、高空安全隐患、质量管控等难题。危急时刻,吕先虎毅然扛起了破局大旗。他牵头召开了项目“头脑风暴”会议,号召团队中的党员骨干带头认领难题,明确责任与解决时限。
大桥下的飞云江入海口潮汐迅猛、暗流涌动,常出现船舶靠泊不顺甚至碰撞的情况,严重影响施工效率。为此,吕先虎牵头将靠泊流程规范为“七步靠泊法”,对其中的作业细节进行严格规定。可方案刚提出时,一向凭借经验行事的老船长们却纷纷质疑:“开了30多年船,船怎么靠泊还用得着教?”吕先虎没有争辩,语气谦和地对船长李伟兵说:“李船长,您别急,我给您当副手,咱们先试试。”在一次次的实操中,运输船靠泊一次性成功率大大提高,这让船长们心服口服,倍感踏实。
高空作业一直是施工现场的事故多发环节。大桥上层桥面各工作面均位于12米及以上的高处,施工环境复杂,安全风险极高。吕先虎借鉴登山防坠索原理,设计了一套防坠索装置,后来更是成了项目现场的“网红装备”。这套装置巧妙地利用现场桥面板的U肋穿越孔作为防坠索的附着点,根据穿越孔的尺寸,设计了一个简便易操作的J形挂钩,挂钩下方连接双尾绳,分别用于人和设备连接,如此一来就可确保高空作业安全。
在推广这套系统时,吕先虎亲自爬上桁架,为大家示范如何给人和设备系上安全带。“吕经理反复试验,直到确保效果万无一失。有他在,大家心里都安心。”安全员李亚洲回忆道。
因工程整体推进计划调整,业主方提出要提前完成主桥合龙节点,而恰逢台风季逼近,工期压力陡增。关键时刻,吕先虎带领党员突击队挺身而出,上演了一场争分夺秒的抢工大战。
他积极协调,调整钢板物资采购顺序和批次,保证钢板供应充足;及时与生产基地对接,为项目争取到大量生产资源,梁段以超常速度成型;带领工程师们在桥位现场不断优化工序,使项目如拼装巨型乐高般精准推进。在这场与时间的赛跑中,吕先虎始终冲锋在最前线,保障各项工作有序推进。最终,大桥提前3个月合龙时,业主单位惊叹:“你们把不可能变成了可能!”
如今,温州永宁大桥的主体结构施工已完成。今年秋天,这座大桥将以通衢之姿融入交通强国的脉络。而在建设过程中,被大家称为“定盘星”的吕先虎,一直用坚守诠释责任,带领团队,为飞虹跨江提供坚实力量。
来源交通建设报振华重工欢迎转载 注明出处推荐阅读“葡萄藤”串起项目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