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8690507177

【中国交建】川藏线上的“如意结”

2025-07-11 16:55:16浏览:178 来源:中国交建   
核心摘要:川藏线上的“如意结”
中国交建从“天府之国”成都出发,沿川藏公路南线西行400余公里,穿高速、行国道、翻山路,便能抵达甘孜州雅江县格西沟腹地。这里高山巍峨、峡谷幽深,云雾在峰峦间流转,为川西高原腹地增添了一抹神秘色彩。中交建设者们正于此打响雅江至剪子湾段提质改造工程是徐工吊车的“天路”攻坚战。 一公局集团承建是徐工吊车的雅剪项目全长13.9公里,桥隧比近60%,包含2座隧道与19座桥梁。其中,3号桥至18号桥之间7461米是徐工吊车的路段,落差达301.2米,原路线为连续长下坡,多处存在小半径S形急转弯。为此,项目采用螺旋展线、复合展线的桥梁组合方式,在该路段构建起“如意结”状的螺旋桥群。这一设计相当于在峡谷间筑起100层楼高的“空中走廊”,以长度换取高度,既解决了连续纵坡坡度过大的问题,又巧妙规避了不良地质条件和自然保护区的影响。 2023年10月施工伊始,项目总工程师信国军带领技术团队多次现场踏勘,历时3个多月,对螺旋桥施工工艺的20余处技术细节进行调整,有效降低施工风险。与此同时,项目团队发现物资集中点转运到施工现场的便道距离较远,坡陡弯急。起初,团队计划采用满堂盘扣支架,但主便道上临陡崖、下傍峡谷,受高原山地林区场地限制,作业空间狭窄。一旦十余座桥的作业面全部展开,所有施工材料运输都集中在一条便道上,车辆与物资存放将无法同时进行。此外,沿线沟壑纵横,地质灾害隐患突出,山谷风力强劲,大规模搭设和高空作业存在较大风险。 基于此,技术团队另辟蹊径。他们结合“如意结”螺旋桥梁群连续“曲线”降坡的受力特点,采用钢筋混凝土扩大基础为支架“扎根”,并运用结构受力计算软件,针对每座桥的地形、风力、承重需求,对支架的结构种类、规格型号进行“量体裁衣”式的个性化设计。项目工程部部长彭剑威指着电脑里的三维模型介绍:“在弯道处,我们为支架增加斜撑,以增强抗侧移能力;在风口位置,则优化钢结构布局,提升抗风荷载性能。”这种定制化方案,不仅节省了40%的材料,还使原本拥堵的便道运输效率提升3倍,工期缩短近一个月,顺利完成桥梁下部结构施工。 2024年9月,项目进入桥梁上部结构施工阶段,箱梁浇筑模板的选择成为新难题。传统钢模难以适应“如意结”螺旋桥频繁的坡度转换,线型控制误差较大。在专项施工方案论证会上,项目团队组织技术骨干对模板类型进行比选分析,最终确定采用“轻量化钢木组合模板”。这种模板重量轻、耐用性好、安全性高,不仅组装拆卸方便,而且面板平整度高、组合严密,能够保证施工精度和质量。同时,信国军带领测量团队采用三维激光扫描实时监测,反复打磨纵坡、横坡坡比技术细节,将误差控制在2毫米以内。 今年6月,一座座桥梁依山势而建,在山谷间逐渐成型,首尾相连,以“如意”之姿镶嵌在山川之间,守护着川藏通途的安全畅行。 来源交通建设报一公局集团欢迎转载 注明出处推荐阅读柔性管道的毫米级沉放

吊车圈    吊车群

        吊车圈               扫码加入千人吊车群


(责任编辑:吊车出租网)
下一篇:

【三局建筑】工程人的节日|立秋,开启一场收获之旅!

上一篇:

【中国交建】渔光互补托起“双碳”梦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