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建设规划7月9日,生态环境部发布了《关于2025年6月26日—2025年7月3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受理情况的公示》,正式受理新建宜昌至常德铁路环境影响报告书
。 根据环评审查时限,环评报告从受理至批复正常约需2-3个月时间,宜常高铁环评报告有望在9、10月份获得批复。
环评批复是项目初步设计审批的重要前置要件,项目初步设计即将进入鉴修审查和批复阶段,
呼南通道宜常高铁有望在今年12月底前正式开工建设。
根据环评报告报批稿:
新建宜昌至常德铁路(简称“宜常铁路”)是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之一呼南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京港澳通道西翼重要的协作通道;是深入落实服务新时代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串联鄂西生态经济圈和洞庭湖生态经济区、促进沿线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是一条以承担中长途通过客流为主的高速铁路。
项目位于湖北省和湖南省,途经湖北省宜昌长阳县、宜都市、荆州松滋市、湖南省常德澧县、临澧县、鼎城区,止于常德市武陵区。
线路自在建宜涪高铁长阳东站引出,折向东南跨越渔洋河,于宜都市西南设宜都站,出站后跨越呼北高速后折向东南行进,跨越焦柳铁路、国道 G351 后设松滋西站,出站后跨越新河向南行进,跨越洈水后进入湖南境内;
跨越省道S304,于澧县西侧彭头山镇设澧县西站,出站后跨越澧水、安慈高速后,于临澧县东北设临澧东站,出站后依次跨越省道 S517、道水河后沿国道 G207 东侧继续向南行进,跨越杭瑞高速、石长铁路后,引入既有常德站。
本工程新建长阳东站至常德站段线路长184.729km(其中湖北省境内86.258km、湖南省境内98.471km),另含长阳东站相关工程0.138km。全线桥梁156座118.4km,隧道17座16.444km,路基49.885km,桥隧占比 73%。
控制性工程为澧县澧水特大桥,全长6926.75m。相关配套工程包括引入长阳东站右线绕行段
线路长5.917km;引入常德站右线绕行段
线路长5.18km。 工程新建220kV牵引变电所3座,分别为宜都、澧县、常德北牵引变电所,增容2座牵引变电所,分别为在建长阳东、既有常德东牵引变电所。
全线新建车站4座,分别为宜都站、松滋西站、澧县西站和临澧东站。项目为高速铁路,双线,电力牵引,无砟轨道,设计速度目标值为350km/h。
本工程总占地面积1134.80公顷,其中永久占地738.11公顷,临时占地396.69公顷。
工程投资估算总额310.72亿元,总工期48个月。
项目可研已由国家发展改革委以《关于新建宜昌至常德铁路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发改基础〔
2024〕1830 号)批准。 本项目共计穿越环境敏感区7处,其中生态敏感区2处,包括湿地公园1处(国家级)、地质公园1处(省级);饮用水水源保护区2处;文物保护单位3处。
本工程共计穿越5处生态保护红线,包括湖北省1处、湖南省4处,主要以桥梁和隧道形式穿越。
项目已取得自然资源部办公厅下发的用地预审和选址意见。
本工程评价范围内有声环境保护目标193处,其中学校2处,机关2处,居民点189处,评价对噪声预测超标的保护目标采取了设置声屏障、安装隔声窗等降噪措施;振动环境保护目标178处,其中居民点176处,幼儿园1处,行政办公1处,
评价对振动预测超标的保护目标采取了拆迁或功能置换,措施后环境振动达标。
工程在选线时对重要的生态环境敏感目标进行了绕避,对确实无法绕避的采用环境影响较小的方案,并采取各项有效措施控制工程的不利影响。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分析,本工程建设具有环境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