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岛公司 王文良
自从选择了铁路建设这个行业,哪里需要哪里就是我们的家,为了让项目早日完工,为了让一条条铁路拔地而起,让天堑变通途,为了国家富强、企业兴旺,实现伟大中国梦,我们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与家人总是聚少离多,多少个节假日只能在单位渡过,虽然节假日文体活动丰富多彩,生活安排更为丰盛,“大家庭”的节日氛围甚为浓厚,生活其中也其乐融融。但在内心深处亏欠的是对老人的孝道、妻子的关心、孩子的关爱,亏欠的是与家人团聚的那份亲情。我们用自己的青春,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开路先锋》的深刻内含,谱写了新时代铁路建设者的筑梦之歌。
听老一辈人说,以前的工地都是荒郊野外,一个个油毛毡房、活动板房就是他们流动的家,因为交通不便、通讯落后,整月整月才收到家人的只言片语,山高路远,只能靠肩挑背扛,成年无法和家人团聚,他们有家似无家。但他们凭着一腔热血,凭着对党、国家、企业的忠诚和热爱,对祖国和企业辉煌发展前景的向往,追逐着个人的“梦”,立足岗位,拼搏奉献,一锨锨、一镐镐、一步步地硬是让一个个桥墩拔地而起,一条条铁轨伸向远方,他们在平凡中做出了不平凡的贡献,用自己的小我,成就了中国高铁梦的传奇,以个人的“微光”立起了铁路建设者的样子,刻画出“大国”模样。而如今,扎草绳穿破棉袄的时代,早已让整洁而舒适的工作服而取代,员工的驻地不再是大通铺,而是一个个配套齐全的小单间,“三工”建设规范已经延伸到各项目,项目工点的生活设施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地变化,企业的人文关怀更是入心、入脑,深入到每个环节,现场施工的现代化日新月异,靠肩挑背扛的时代已经成为过往。
我们赶上了新时代,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国家从建国时的一穷二白,到国之重器“两弹一星”发射,从载人航天、探月工程、海底深潜、大飞机制造、航空母舰等呈现井喷式发展,高速铁路运营里程至2020年底,达3.79万公里,稳居世界第一,这一切的辉煌与发展,无不是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是无数革命先烈流血牺牲,一代代建设者历经千难万险,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我们没有理由不去用生命捍卫这来之不易的果实,没有理由不去用自己的青春年华,续写这一辉煌篇章。
我们赶上了好时光,国家富强,人民安居乐业,安全感、幸福感和自豪感日益增强;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为我们提供了施展才华的机会和可能;企业稳步发展,为我们提供了建功立业的平台。我们身在其中,唯有珍惜当下,立足自身,心存感恩之心,心怀凌云之志,立足岗位,从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在奋斗中进步,在进步中成长,与企业同生存,共命运,把实现自身价值与企业的价值同步,永远保持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正如习近平总书记饱含激情,富有哲理,关于奋斗的话语所言,“要幸福就要奋斗”“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只有奋斗的人生才称得上幸福的人生”。
山再高,往上攀,总能登顶;路再长,走下去,定能到达。这是新时代中国人民的奋斗宣言,也是中国中铁“勇于跨越,追求卓越”的应有之意,更应当是我们每一个工程人拼搏进取,实现自我,做忠诚、干净、担当的铁路建设者而应具备的最美姿态。
图文:王文良
编辑:张文亮
责编:范 凡
主办:中铁十局党建工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