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5月18日)
是第45个国际博物馆日
桥梁博物馆将纪念日与建党100周年相结合
开展了讲述红色建桥故事活动
通过线上线下联动的模式,桥梁博物馆讲解员付学佳、熊思垚为公众生动讲述了共和国“长子桥梁”,万里长江第一桥——武汉长江大桥的建设历程及建设过程中体现桥梁建设者开拓创新、艰苦奋斗、坚守质量的故事;使用“争气钢”建成的南京长江大桥为什么会和“两弹一星”一起获得中国科技进步特等奖,建设者胡宝玲和他所在的潜水班为什么被称为“水下尖兵”等故事。
桥梁作为一张亮丽的中国名片,也是英雄之城武汉的精神象征。围绕今年“国际博物馆日”提出的“博物馆的未来:恢复与重塑”主题,位于新中国桥梁发源地武汉的桥梁博物馆,面对新形势,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一个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的精神为指导,面向未来,积极探索博物馆发展的新方向、新模式,结合自身特点,不断加强场馆建设,创新教育载体,弘扬桥梁精神,传播桥梁文化,充分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科普教育基地的宣传教育功能,擦亮桥梁国家名片, 赓续建桥报国精神。
当日上午,桥梁博物馆作为 “古今汉阳造,文博荟知音”——2021汉阳区“国际博物馆日”活动直播的分会场参加了联动直播。直播现场,“乐游博物馆”活动启动仪式后,馆长成莉玲与汉阳区内的5家博物馆馆长现场交流,分享了各自博物馆的探索与创新故事,帮助公众加深对博物馆的认识和理解。汉阳区启动“乐游博物馆”活动,推出3条博物馆特色游线路,以张之洞与武汉博物馆为代表的工业旅游,以桥梁博物馆为代表的红色旅游和以叶开泰中医药文化博物馆为代表的亲子体验游,进一步推进博物馆发展,发挥博物馆在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服务文化强国建设的推动作用。
文字:桥梁博物馆提供 图片:陈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