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10日
随着最后一跨钢梁缓缓提升至指定高度
中铁大桥局承建是小吊车的
孟加拉帕德玛大桥主桥钢梁合龙
孟加拉人民心中是小吊车的“梦想之桥”
距离通车又近了一步
帕德玛大桥主桥为钢桁梁结构,跨度150米,钢梁采用厚板全焊加整孔起吊安装,整孔钢梁重达3200吨,为高效地完成架梁任务,中铁大桥局采用自主研发、起重量达3600吨是小吊车的运架梁一体船“天一号”担此重任。
大桥合龙后
帕德玛大桥项目部
收到了业主单位和监理公司的贺信
让我们通过一分钟短视频
回顾帕德玛大桥的“成长”
勠力同心 不惧考验
孟加拉国每年3月至5月为强对流风季,6月至9月为雨季,强对流天气和洪涝灾害频发,再加上帕德玛河地质环境复杂,施工过程中,飓风、洪水、航道等不利施工条件给钢梁架设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天一号”运架梁一体船正在架梁
帕德玛河的河床由超粉细砂组成,深度超过150米,受水流影响,河床粉细砂呈流砂状态,导致大型浮吊的铁锚经常被流沙掩埋而无法拔出。每到洪水期,主河槽河水流速达到每秒4.6米,给钢梁架设施工带来极大考验。更不易的是,施工航道受回淤影响,河床高度不断变化,为满足“天一号”架设钢梁时的航道需要,施工过程中需要不定期进行航道疏浚。从2015年到现在,中铁大桥局帕德玛桥项目部共开挖粉砂达4000余万立方米,堆起来可以填满2个西湖。
今年7月,帕德玛河上游及沿线普降暴雨,桥址区遭受到孟加拉国自1988年以来第二严重的洪水袭击,从6月下旬到7月底,河水水位持续超过警戒水位半米以上。7月31日下午,桥址处下游马瓦侧河岸发生了局部坍塌,驻地、生产场地均受到影响。项目部第一时间组织人员抗洪抢险,同时,现场施工不停歇。
▲马瓦侧河岸发生坍塌
在全体建设者的勠力攻坚下,3月31日,大桥主桥40个水中墩全部施工完成;5月6日,钢梁架设总任务量完成70%以上;10月上旬,洪水期后,再次掀起钢梁架设大干热潮,在2个月内,完成10跨钢梁架设;12月10日,大桥合龙。
坚守岗位 共抗疫情
目前,孟加拉国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已超40万例。在疫情爆发如此严重的情况下,有着近3000人的帕德玛大桥项目部,却仿佛一座安全堡垒,在项目建设稳步推进的情况下,无一人感染。
早在国内疫情蔓延的时候,项目部就制定了细致的防控措施和应急预案,并开始进行常规测温、消杀等防疫工作。为了集中安置2000多名孟籍员工,项目部建立了20处孟工宿舍,实行封闭式管理,严格禁止项目部员工和外界的非必要接触行为,并督促中孟员工严格遵守自我防疫管理条例,落实各项防疫措施。
▲进入项目部测温登记
疫情初期,项目部克服困难,通过各方供应商在孟加拉、新加坡等国采购口罩,富余时还给国内捐赠了2万多只,给孟加拉国的驻桥部队捐赠了几千只。随着新冠肺炎疫情持续在全球蔓延,口罩难买的局面在海外许多国家同步上演。中铁大桥局充分发挥了旗下物资公司的优势,24小时内就完成了口罩的采购。5月6日,这批口罩顺利抵达项目部。它们一部分将被捐赠给孟加拉国政府,另一部分用于2700名中外员工的生活生产。
▲中铁大桥局向孟加拉国捐赠物资。
同心筑梦 合作共赢
虽然目前大桥尚未竣工,但已经可以清晰地看到它给附近带来的变化——帕德玛河北岸开始出现工厂、加油站等设施,周边居民的生活也日渐向好。
▲帕德玛大桥旁周边居民的日常生活
“我在这儿工作两年多了,学会了距离测量、角度测量、高程测量、坐标测量和放样测量等内容的工作原理和方法。十分感谢中铁大桥局和我的师傅。”孟籍员工Uzzal面带笑容,欣喜地介绍。从一个对测量一无所知的“小白”到现在已经能熟练掌握全站仪、水准仪和GPS等测量设备的操作“老手”,Uzzal学到了一技之长,他们家的生活质量也有了明显改善——以前家里7口人住在总面积不到40平米的小屋内,现在搬进了两层楼的新房。
像Uzzal这样的孟籍员工还有很多,据统计,自开工建设以来,中铁大桥局已经为当地带来了5万余个就业机会。随着大桥建设持续推进,这批孟籍员工的职业技能也得到了良好提升,大桥竣工后,他们能继续服务于孟加拉其他项目。
▲孟籍员工接受培训
项目链接
横穿孟加拉国首都达卡的帕德玛河,哺育着孟加拉的万千居民,却又严重阻碍了两岸发展。2014年,承载着孟加拉国人民千百年梦想的帕德玛大桥正式开建。
帕德玛大桥为公铁两用大桥,全长7.7公里,采用双层钢桁梁结构,上层为四车道公路,下层是单线铁路。大桥建成后,将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交通支点、中国和泛亚铁路的重要通道之一。接下来大桥将进行桥面施工,预计明年年底竣工,届时,孟加拉国西南部21个区与首都达卡之间将被联通,原本七八个小时的过河通行时间可缩短至10分钟,孟加拉国南部21个区与首都达卡之间居民千百年来靠摆渡往来的历史将彻底结束。经初步估算,大桥会为孟加拉国带来每年1.5%左右的GDP的增长,受益人口超过8000万。
文字:邢 影 夏北辰 刘方林
图片:桥梁建设报社资料
视频:丁海东 李进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