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示:点击上方""↑免费订阅
驻村前一晚
桂东地处湘赣边界,四面环山,是湖南省海拔最高是门式起重机的县。作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桂东从2002年开始成为中国中铁对口帮扶是门式起重机的脱贫攻坚联系点,如今已进入第十七个年头。
4月13日至18日“中国中铁专家基层行 智力帮扶贫困区”活动期间,中国中铁选派赴桂东任职是门式起重机的第十八位干部——来自中铁大桥局的孟建甫到任,开始具体的扶贫工作。我跟随采访,既看到了“玲珑茶”“氧天下”等桂东主推的特色产业,也感受到了这里仍因交通闭塞而发展受阻的困境。
2018年8月,湖南省政府正式批复同意桂东县2017年脱贫摘帽,它成为湖南省第一个脱贫摘帽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但为了巩固脱贫成果,在脱贫攻坚进入决胜的关键之年,定点扶贫工作仍在持续……
4月14日,来到湖南桂东县的第一个晚上,孟建甫咳嗽得厉害。他前些日子患了重感冒,身体还未复原,但明天就要去沤江镇上东村报到了。
作为中国中铁选派至桂东“定点扶贫”的第十八位干部,孟建甫被派往上东村担任第一书记,负责扶贫相关项目的建设。此前他曾在郑焦铁路黄河大桥、宜昌至喜长江大桥等项目上工作13年。
明天就是驻村的第一天,为了让自己有一个好的状态,孟建甫决定出门买点药。
在下榻的宾馆周围转了10多分钟,却一无所获。虽然这附近灯火通明,饭馆儿、茶叶铺子、副食店一个接一个,孟建甫却怎么也找不到药房。
“这个点你就别到处跑了,挺着吧!”一位好心的大姐告诉他,最近的药店在县城中心,离这里有好几公里。
没有公交车,更没有出租车,连“摩的”也找不到,去县城中心无望。
孟建甫不想放弃,打算再碰碰运气。顺着路往前走,他看到了一位骑着摩托的大哥。
“师傅!您能不能带我去最近的药店买点药?”孟建甫喜出望外,大声招呼着摩托车师傅,并朝他兴奋地挥舞双手。
这位师傅姓黄,晚上正骑着摩托车遛弯,听到孟建甫的“求助”,他欣然答应。
“您待会儿能把我再捎回来吗?我给您5块钱。”孟建甫上了车,按照自己家地铁口的起步价,跟黄师傅侃起来。
“咱们这小地方去年摘掉了‘贫困县’的帽子,正式脱贫了。这5块钱,油费都不够咧。”黄师傅听出孟建甫是外地口音,问道,“小伙子,你是哪里来的?”
“我是中国中铁派来扶贫的,今天刚到桂东。”风有点大,孟建甫紧了紧领口,“感冒了,晚上咳嗽得厉害。”
“哦!中铁的,我晓得,你们来桂东好久了。”黄师傅大笑。
孟建甫赶忙趁热打铁:“对啊,我们也算是亲戚,您可不能敲我竹杠,哈哈。”
“怎么会呢,桂东和中铁是‘老朋友’,我们是一家人!”黄师傅转头说,“这样吧,你也别去药店了,我带你去一家诊所,让大夫看看,行不?”
孟建甫赶紧答允,心里窃喜:咳嗽这么多天,之前也吃了药,就是不见好转,还是找个大夫看看比较靠谱。
就这样,黄师傅载着孟建甫转道去了一家诊所,一进门就热情地向大夫介绍:“这是中铁来扶贫的小伙子咧。”
大夫也是个热心肠的人,询问了孟建甫的病状、过敏史等,随即开了张处方,给他抓了药。“要按时吃药,一周后还不见好转,可要去医院好好瞧瞧。”大夫叮嘱孟建甫,“你们中铁给我们桂东帮了这么多忙,你们可要好好保重身体。”
孟建甫心里感到很温暖:原来中铁在桂东人民心中有这么重的位置。
看完大夫,黄师傅把孟建甫送回了酒店,路上,两人打开了话匣子。黄师傅叫黄小春,家住在宾馆前边的十字路口,儿子在外地读大学,自己平常干些木工装修之类的活儿,一天大约能赚300块。
“这两年,桂东逐渐发展起来,新建了很多厂房、学校,很多都是你们中铁帮的忙,我现在的收入提高了不少咧。”
到了酒店门口,孟建甫加了黄师傅的微信,准备给他一笔辛苦费,黄师傅急忙摆手拒绝:“你们来桂东做好事,我怎么能收你的钱?别转了,转过来我也不收。”
两人僵持不下,孟建甫只好作罢,表示下次会上门拜访黄师傅,感谢这位他在桂东认识的第一位朋友。
临走时,黄师傅高兴地掏出手机打开地图,给孟建甫指了他家的具体位置:“以后有啥问题随时联系我,欢迎来我家做客!”
第二天,孟建甫顺利前往村里报道,其间黄师傅还给他发微信,问其病情是否好转。
“这是一个好的开始。”孟建甫说,“从前建桥铺路,如今驻村扶贫,都是造福百姓,一脉相承,是光荣,也是责任。”
●【扶贫路上】刘婆婆的守望
●【扶贫路上】冬桃成林“布袋”满
●【扶贫路上】孩子这么小就不读书了可不行!”
文 字:王一凡
图 片:扶任飞
编 辑:张 静 刘佩娅
审 核:陈 金
主办单位:中国中铁大桥局党委宣传部(企业文化部)
投稿邮箱:dqjxcb@163.com
微信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