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铁十局集团8月15日由中铁十局投资公司负责投资建设运营
青岛公司、电务公司共同承建的
烟台市港城西大街互通立交
提前45天建成通车这座形似苜蓿叶型的三层互通立交不仅是烟台市规模最大
结构最复杂的交通枢纽工程
更是一座以科技创新为底色的
现代化交通新地标 港城西大街互通立交位于山东省烟台市芝罘区,是烟台城市快速路红旗路及德润路南段(港城西大街-通林路)建设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烟台市快速路“一横两纵”的核心节点。互通立交为苜蓿叶形状,全长约10.4公里,采用三层立体交叉设计,最上层为德润路主线桥,中间层为港城西大街东西主线桥,地面层为改扩建后的地面道路,三层标准路段
均为双向6车道。施工内容包括桥梁工程、道路工程、机电与交安工程、雨污水工程及绿化工程等。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项目团队全力践行“高起点起步、高标准推进、高水平管理、高质量建设”理念,紧盯生产目标,聚焦关键工序,强化资源配置与过程衔接,着力突破瓶颈制约,率先实现全线首榀预制梁浇筑、首片盖梁浇筑、首榀箱梁架设等关键节点。高效的组织管理有力推动了工程提质增效,取得了阶段性建设胜利,充分展现了项目团队卓越的施工管理能力。
面对钢箱梁跨路施工安全风险高、吊装精度严苛、交通疏导复杂,以及大型复合互通立交钢结构线性控制难、作业空间受限等系列挑战
,项目团队采用“BIM+智慧工地”管理模式,深度融合BIM技术与互联网,构建项目统一数据库,实现对施工进度、质量、安全、环保等全流程数字化、可视化管控,极大提升信息共享与决策效率。同时,借助GPS定位和高层精准测量技术,为互通立交高品质建设提供了坚实的技术保障,成功攻克复杂空间结构施工难题。
机电与交安工程作为城市快速路通车前的“收官之战”,其建设质量直接决定了道路的智能化水平和行车安全性。为保障系统集成兼容性和技术性能稳定性,项目团队克服系统繁杂、调试技术难度大等不利因素,成功实现各子系统高效协同与稳定运行
,确保了工程圆满通车。
作为烟台市构建“12335”城市发展格局的重大工程,港城西大街互通立交通车后,打通了烟台市快速路的“咽喉要道”,对于烟台深度践行区域一体化融合发展,支撑国土空间有序优化调整,构筑“安全可靠、舒适便捷、集约高效、绿色生态”的综合交通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END来源:青岛公司 电务公司 投资公司
图文:郭小宁 宋 磊 赵 苑
编辑:郭小宁 孙 瑞
责编:朱纪锋主办:中铁十局党委宣传部(企业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