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铁十局集团8月6日随着最后一榀箱梁精准落位
由中铁十局四公司负责施工的
南京建宁西路过江通道(一期)
涉铁工程2标箱梁架设圆满完成此次架梁施工共进行Ⅱ级封锁23次、Ⅲ级封锁33次实现了涉铁架梁作业全过程安全可控聚力攻坚 以“绣花功夫”破局
南京建宁西路过江通道(一期)全长6.8公里,其中涉铁工程2标全长1.4公里,桥梁采用卵形曲线设计,每片箱梁均为独特定制尺寸,桥面宽度从26.2米渐变为43.1米。此外,各跨箱梁组合方式多样,需综合运用汽车吊与架桥机等多种架设方式,设计复杂性与施工难度在国内同类工程中较为罕见。
▲架梁施工掠影 项目团队精心制订专项方案,通过技术创新,对原定27次Ⅱ级封锁施工进行高效优化,创新复杂条件下大型异形构件集群化施工模式,为类似高难度、个性化桥梁施工提供了有益参考。
▲钢盖梁吊装施工刷新国内上跨铁路
整体吊装长度、重量两项记录
箱梁架设作业区域位于林浦铁路上方,该铁路拥有百年历史,货运繁忙。预制箱梁需小角度长距离上跨林浦铁路,与铁路斜交角度为15°,施工难度大、安全风险高、工艺要求精,其中钢盖梁吊装施工创下国内单榀长度、重量双纪录。该节点的顺利完成,为箱梁架设提供了稳固坚实的支撑平台,为后续涉铁架梁施工积累了宝贵经验。
科技赋能 解锁生产新模式
针对项目桥梁占比高、上部结构特殊孔跨多,邻近及上跨营业线施工范围广、安全风险高、迁改工程量大及环保要求高等特点,项目团队充分运用BIM、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了对施工过程的全面监控、信息的互联互通和智能协同作业,显著提高施工效率。截至目前,项目安全顺利完成铁路Ⅱ级封锁施工31次,Ⅲ级施工封锁175次。
▲技术创新实践应用 为攻克小角度长距离上跨林浦铁路咽喉段施工难题,项目团队创新实施多工序协同作业,实现了桩基、架梁等关键工序无缝衔接。同步开展《复杂环境下连续跨越多股铁路桥梁安全施工关键技术研究》课题攻关,系统研发履带自走式吊装门架、汽车吊支腿固定装置等20余项核心工艺工装。项目建设以来,荣获国家授权实用新型专利5项、软件著作权证书2项及省部级工法1项、QC成果1项,为复杂环境下安全施工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
南京建宁西路过江通道建成后,将连接起南京主城与江北新区核心区,加快江北新区的建设和发展,充分释放地面空间资源,提升长江干线过江能力,对于构建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综合交通体系,助力南京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END来源:四公司图文:孔 晨 沈典峰
编辑:展焱烽责编:朱纪锋主办:中铁十局党委宣传部(企业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