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铁十四局大盾构8月1日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经济半小时》栏目
大工程里的“十四五”:高铁通山海
聚焦甬舟铁路金塘海底隧道建设
国内自主研发“海底天宫”首次亮相
节目实地探访中铁十四局建设团队国内首创饱和带压进仓作业
通过“设备+技术”全面国产自主化攻克世界级海底隧道建设难题
中铁十四局承建甬舟铁路金塘海底隧道位于
宁波与舟山之间金塘水道下方
“甬舟号”盾构机需要
面对构造复杂的地层及海域环境
硬岩和软硬不均地层占比近七成
岩石最高强度近200兆帕
24次软、硬地层交替变换
需要人工频繁高压换刀作业
施工难度在世界范围内绝无仅有
自“甬舟号”盾构机始发以来
已完成12次地层转化成功穿越所有风险源顺利进入海域段施工累计进尺2300米由于地质环境复杂刀具损耗量大目前,累计换刀20次更换刀具2000余把全部平铺在地面能占据近3个篮球场的区域
为实现在海底高压环境下
盾构机快速换刀项目团队开展技术攻关
国内首创饱和带压进仓作业技术
自主研发饱和带压设备“海底天宫”
首次实现“设备+技术”的全面国产自主化
“海底天宫”压力和刀盘前的压力一致
作业人员可在高压生活仓短期驻留
便于更加高效地换刀作业
金塘海底隧道作为甬舟铁路
全线控制性工程之一也是一项世界级海底隧道工程
中铁十四局建设团队正用创新和智慧攻坚克难
量身定制“甬舟号”盾构机
项目团队量身定制“甬舟号”盾构机
配备目前世界上控制精度最高、技术最先进的导向系统
以及超前地质预报、重型刀盘
超强主驱动等专用设施设备总装水平达到世界一流
新技术为海底隧道筑牢“铜墙铁壁”
“甬舟号”盾构机搭载了
第四代同步双液注浆工艺
将浆液固结时间缩短至1小时
管片上浮量控制在5毫米以内
还搭载了全自动弹性波智能检测仪
实现管片壁后同步注浆的密实度和
注浆质量实时检测打造“移动式隧道智能建造工厂”
“甬舟号”盾构隧道施工现场
已成为“移动式隧道智能建造工厂”
工程师们仅仅使用七个遥控器便可实现盾构机远程驾驶、管片自动运输
管片拼装、箱涵拼装等流程配备远程驾驶系统盾构机长在地面指挥中心
就可以操控地下盾构机掘进
整合数字盾构、工程信息模块等多套系统
实现盾构施工的平稳高效甬舟铁路通车后宁波至舟山高铁仅需26分钟
杭州至舟山77分钟对宁波、舟山两地同城化发展意义重大
责任编辑:马婧波内容来源:大盾构公司
出品单位:中铁十四局融媒体中心
未经授权 谢绝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