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铁十四局大盾构8月6日,随着首班车从方家营站与吉印大道站双向驶出,
由中铁十四局参与建设的
南京地铁5号线全线贯通运营。南京地铁
5号线全长37.4公里,设地下站30座,
既有路线换乘站8座,是南京地铁线网中名副其实的“换乘王”。
其中,位于南部新城中片区地块的
大校场站,是5号线和10号线的换乘站,与华润置地综合地块为共坑建设,中铁十四局组织实施。
车站与商业综合体协同建设,基坑周长1629米,该基坑总面积超10万平方米,相当于14个标准足球场大小,是目前
南京市最大单体基坑,建成后将实现南京首个地铁与商业综合体的无高差衔接,
共同形成“地铁+商业+办公+居住”的复合型城市空间
。项目结构分层效果图,右下方为5号线空间
5号线大校场站为地下负三层结构,基坑最深处达25米,上有商业地块和10号线换乘站,为典型“坑中坑”作业,交叉作业多,工序复杂,协调工作量大。针对施工难点,项目团队通过设计优化、方案调整提升施工效率,投入大量创新设备,先后攻克南京市最大汛期防洪抗汛、雨期开挖封底、多工作面24小时平行作业、大体量盖挖施工等难题,实现了关键施工节点的按期完成和如期交付。
地下空间分层效果图目前,大校场站周边市政道路已全面开通,
未来,10号线二期和华润商业全部投入运营后,将为市民带来“出地铁、进商场”的“零高差”TOD体验,
形成区域交通核心、商业中心。
在上海路站、五台山站两站及其区间的机电设备安装、装饰装修等工程
施工中,电气化公司团队科学统筹调度,实现了人员、机械、物料等各类资源的高效流转与最优配置,
引入BIM技术,对不同专业的管线走向、安装位置进行全维度模拟,
提前攻克冷水机房装配化施工等关键节点,为项目整体进度按下“加速键”。
南京地铁 5号线是南北向贯穿主城的骨干线,连接鼓楼区、秦淮区、江宁区三大城区,串联南部新城、夫子庙地区中心等多个功能板块,开通后将织密南京南北向轨道交通线网,填补下关滨江的轨道交通空白,其密集的换乘和深入老城的走向,对南京城市交通的优化意义重大。
责任编辑:杜志昌 蔡文豪
李桂香 内容来源:大盾构公司、电气化公司
出品单位:中铁十四局融媒体中心
未经授权 谢绝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