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铁五局二公司编者按:榜样,是旗帜,是灯塔,更是一种引领前行的力量。
青年,是榜样精神的追随者,是榜样力量的践行者,同时本身也可以是一种照亮前路的“新”榜样!
近年来,公司广大职工群众坚定不移听党话、矢志不渝跟党走,积极投身企业改革发展的浪潮中。在这一过程中涌现出了一大批善于创新、勤于创造、敢于拼搏、敢于奋斗的知识型、技术性、创新型的95后年轻干部,他们是企业发展的“新力量”——他们正以创新锐气、担当底色,在公司高质量发展的赛道上迸发蓬勃动能,成为那束最鲜活、最不可或缺的希望之光!
雨滴敲打着全站仪的金属支架,水珠在镜片上晕开一片模糊。曹彦德利落地拭去水渍,调整焦距的动作没有丝毫迟疑——这样的工作状态,正是这位年轻工程师六年如一日的真实写照。他就是公司赣南大道项目工程部长曹彦德。今年29岁的曹彦德先后参建了赣州公路改建工程、赣南大道快速路项目,用专业和坚守为赣南基础设施建设贡献力量,荣获“赣州市青年岗位能手”称号,并连续两年获评公司“先进生产者”和“优秀导师”荣誉称号。
刚参加工作时,曹彦德就表现出勤奋好学、专注严谨的技术工作特质。他白天在现场跟着师傅们实操测量,晚上钻研技术规范和审核图纸,把工地常见的测量误差源和解决办法都详细记录在随身携带的笔记本上。日复一日的积累,让他练就了扎实的测量基本功和敏锐的问题发现能力,并查询相关技术资料,找到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
2020年11月,赣州市第二届“超英杯”职工技能比武现场,四等水准测量项目正在紧张进行。这项被誉为“工程眼睛”的竞赛,要求选手在30分钟内完成0.5公里闭合环水准测量,高程闭合差需严控在±20 毫米(L为公里数)以内——这是对耐心、体力与技术的三重考验。
曹彦德迅速架设水准仪,采用“后—前—前—后”的观测顺序。通过预判转点地形,确保尺垫无沉降;内业平差时,使闭合差精度达到±5 毫米,数据记录与计算环节均获满分。
2022年,公司承建赣南大道快速路工程,该工程是公司首次承担装配式的桥梁工程,项目领导技术工作人员精益求精筑品质,创新突破显担当。作为赣南大道项目部二队技术主管,曹彦德以技术创新为抓手,在预制拼装桥梁施工领域取得显著突破。他带领团队攻克了城市快速路施工中的精度控制难题,通过优化工艺流程、创新施工工法,实现了工程质量和施工效率的双提升。
在预制桥梁安装精度控制上,曹彦德深入研究影响施工精度的关键因素,创新性地提出“金属波纹管定位工装+塔式支架激光对中”的施工方案。通过采用激光扫描和3D建模技术,配合实时监控,将预制盖梁安装误差控制在3毫米以内,远高于行业标准。他主持编写的《预制拼装桥梁安装精度控制研究》系统总结了这一技术体系,为同类工程提供了宝贵经验。面对389节预制盖梁的安装任务,曹彦德优化改进悬挂式平台张拉装配式盖梁施工工法。通过精心组织施工流程,单个盖梁钢绞线从穿束到压浆的施工周期缩短至2天,12套周转平台的高效调配确保了施工进度。这一工法不仅提高了施工效率,更实现了“快速、整洁、安全”的预制拼装施工目标,获得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的高度评价。
在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上,曹彦德带领团队取得丰硕成果:城市高架桥预制拼装墩柱施工工法入选贵州省2023年度建设工法,获中铁五局三级工法认证;项目荣获中国中铁2023年度绿色施工科技示范工程称号;同时获得赣州市安全标准化工地认证。这些创新成果不仅解决了实际施工难题,更为企业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和市场竞争力。
他常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2023年因工作需要,曹彦德提拔为项目工程部部长。在他看来,技术传承不仅关乎个人成长,更是企业发展的根基。作为项目最年轻的部门负责人,曹彦德始终秉持着“一个人的优秀不算成功,团队的成长才是真正成就”的理念,将导师带徒视为重要责任。循循善诱,言传身教。曹彦德的“兵”也大都是刚毕业的见习生。他深刻认识到要想打胜仗,必须先练兵。在工作中,他总是积极传授经验、热心分享,和青年员工讨论技术知识及难点,营造了浓厚的“比学赶帮超”氛围。
工期紧张,他利用休息时间制定培训计划,将自身所学都融入到培训中,严肃如师,“操练”着每一位年轻的技术人员。每个重大施工节点,他都带着年轻技术员全程参与,从测量放样到精度验收手把手指导。在预制盖梁安装攻坚期,他组织团队连续30天夜间值守,边施工边讲解激光定位、套筒灌浆等关键技术要点。“看十遍方案不如动手做一次”是他的教学信条,这种“沉浸式”实践培养让2名见习生在半年内就能独立负责工区技术管理。
“师傅教会我们的不仅是技术,更是一种工作态度。”已成为技术骨干的徒弟这样评价。在曹彦德看来,真正的传承不仅是技术的传递,更是工匠精神的延续,这正是他连续两届获评“优秀导师”的最好诠释。
在工程建设的道路上,曹彦德的脚步愈发坚定。那本磨破边的测量记录本始终陪伴着他,扉页上“永远保持学徒心态”的字迹依然清晰。六年来,从初出茅庐的技术员到独当一面的工程部长,从技能比武的获奖者到连续两届的优秀导师,他始终以初学者的姿态丈量着每一寸工程精度,用不变的初心诠释着新时代建设者的工匠精神。
单位:赣南大道快速路项目作者:王 玉编辑:陈传江审核:陶 醒 严若焓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