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8690507177

【中交二公局】超前筹划 科学管理 筑牢TBM设备管理根基

2025-07-30 21:57:04浏览:138 来源:中交二公局   
核心摘要:超前筹划 科学管理 筑牢TBM设备管理根基
中交二公局新疆温霍公路3标超前筹划 科学管理筑牢TBM设备管理根基●●●●●●●●●●●●●● 在祖国西北的广袤疆域,天山山脉如巨龙横亘,成为南北疆交通的天然屏障。G219 线温泉至霍尔果斯公路建设项目的推进,正以无畏魄力突破这道天堑。作为贯通新疆“疆内环起来、进出疆快起来”交通战略的关键枢纽,项目全长168.613公里,采用二级公路标准。其中,承建的莫逊山隧道是全线 “咽喉”,主洞与平行导洞均长9300米,为我国西北地区最长单洞双向公路隧道,最大埋深分别达942米、963.9米。 隧道施工面临突涌水、350米F2断层破碎带、软岩大变形等多重挑战。中交集团自主研发的“温泉号”TBM,配备CFC超前探水系统、岩爆微震监测等前沿技术,实现地质风险秒级预警与掘进支护一体化,以单日50.5米速度掘进,一举刷新全球同级别、同类型及同类施工条件下的最高纪录。中国速度的亮光再次在天山深处闪耀。 超前布局:擘画蓝图,铺就 TBM 高效运行通途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对于新疆温霍项目这样的超级工程,超前筹划是顺利推进的关键。项目团队从设备定型到进场安装,再到人员储备,精心部署每一环,为“温泉号”TBM高效运转筑牢根基。 ???精准适配铸就与地质深度契合的“钢铁巨擎” ●●●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莫逊山隧道地质条件复杂,堪称“地质百科全书”。项目团队全程参与“温泉号”TBM定型与设计优化,确保设备与地质精准匹配。通过钻探、物探等手段,团队获取隧道沿线详尽地质数据。由局牵头组建专业设计联络小组,以 “提前预判问题、精准优化设计”为目标,采用“现场勘查数据+模拟施工推演+厂家技术响应”闭环模式,围绕地质适应性等核心问题反复论证,完成25项设计优化,使设备各部件、功能与隧道地质特性高度匹配。最终定型的“温泉号”TBM,整机长235米,开挖直径8.73米,重约1500吨,功率6800千瓦,由1节主机、2节桥架及11节台车组成。其配备SSS微震超前预报、CFC 探水等先进系统,最小转弯半径500米,最大坡度3%,完美适应复杂地质环境,为高效掘进奠定基础。 ●●●精工部署攻克 TBM 进场安装难关 ●●● “温泉号”TBM 体型庞大,最大不可分割部件重140吨且尺寸超限,运输安装难度极大。项目团队对 48 公里运输路线反复勘察,该路线海拔从1630 米攀升至2700米,路况复杂。团队组建保障小组,采取拓宽加固路段、清除障碍、提前封路、“前拖后拽”等措施,确保运输安全。安装前,团队平整硬化场地、搭建辅助设施,明确安装顺序与时间节点,采用平行作业方式,主机与辅助设备安装同步推进。2024年7月30日,“温泉号”TBM 提前15天成功始发,为施工抢得先机,彰显团队卓越执行力。 ●●●育人为本锻造专业过硬的 TBM 运维铁军 ●●● 操作“温泉号” 这样的智能化设备,专业人才队伍至关重要。项目团队在设备进场前制定详尽培训计划,打造“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 的运维团队。为此,项目负责人、总工程师、物资设备及生产副经理带领相关部门负责人先后6次到新疆其它项目学习,每次回来后,每人的笔记本都密密麻麻记录了学习内容,这些靠手写取来的“真经”成为后续作业的宝贵指导书。项目多次邀请国内专家、厂家技术人员到项目上培训,培训涵盖设备工作原理、操作流程等多方面。此外,项目选派技术人员和操作手到标杆项目跟班学习,学成后内部分享,形成 “以点带面、共同提升” 的氛围。2024年毕业于电气化专业的新员工吴嘉禾,仅通过半年时间,已经熟练掌握TBM的操作技能,独当一面,基本上能够处理简单的故障,自此,厂家售后人员在2024年底回厂,彻底将操作使命交给了吴嘉禾这几位年轻的操作手。吴嘉禾从一名TBM新兵转变为熟练的TBM操作“舵手”。温泉号TBM在这支年轻团队的操作下行稳致远。 ●●●???科学管控:精雕细琢,构筑TBM高效运行体系 “细节决定成败”。项目团队以科学理念为引领,通过建章立制、创新运维模式、强化监测,对“温泉号”TBM进行全方位精细化管理,确保其最佳运行状态。 制度先行构建完善的 TBM 管理规范体系 ●●● TBM设备因 “大型、专用、核心、专业性强” 备受重视,项目团队结合上级制度与自身体系,遵循“管、用、养、修”原理,建立专项完善的管理制度,使管理有章可循。在设备现场管理上,《TBM 设备现场管理实施细则》明确管理对象与内容,划分各岗位责任,规范操作、维护等流程,形成“人人有责、各负其责”的格局;物资管理方面,《TBM 施工物资现场管理实施细则》列出30项采购范围,明确采购原则与内控流程,实现物资管理精细化与成本控制精准化;设备资产管理上,《项目资产现场管理实施细则》重点管理原值1.45亿元的“温泉号”TBM及配套设备,确保资产安全完整与高效利用。 ●●●创新运维打造预防与维修并重的保障模式 ●●● 团队秉持 “上医治未病”理念,采取预防维修与事后修理结合的生产维修体制,为设备高效稳定运行保驾护航。按照项目印发的《TBM 设备生产维修管理实施细则》,成立维修管理领导小组,组建专业维修队伍,各司其职。维修管理队伍全面检查设备运行状况,及时消除隐患;更换受损零部件,恢复设备性能。状态监测中,对大轴承、电机等关键部件运行参数实时监测,通过油样分析、传感器检测等手段,预判故障并及时处理。成本管控上,重视备品备件采购管理,鼓励修旧利废,做好成本分析,实现经济效益与设备保障双赢。 ●●●破壁攻坚:勇闯险滩,彰显 TBM 管理卓越实力 莫逊山隧道地质条件复杂罕见,项目团队以创新为驱动、技术为利器,在与复杂地质的博弈中彰显卓越管理实力。 智闯 F2 断层破碎带稳健穿越地质 “雷区” ●●● 2024年12月的一天,项目总工刘东明在带班期间发现,TBM盾尾上方有岩石掉落,根据设计图纸地质资料,并结合超前地质预报,预示着莫逊山隧道导洞即将进入F2地质断层破碎带,想到这里,刘东明的心揪成了一疙瘩,立即拿着图纸及超前地质预报反复观看,图纸的旁边密密麻麻写了一堆备注。“要立即进行TBM模式转换,启动钢管片支护形式”刘东明对现场工程师崔旭平说道。按照设计要求,在穿越F2断层破带时,施工现场要采用钢管片进行支护,但具体怎么做,项目团队需要进行二次深化设计。在此之前,项目团队经过反复论证就确定了“菱形咬合式钢管片穿越断层破碎带”的方案。所谓钢管片,可以理解为根据隧道轮廓,用工字钢和钢板(钢筋网)焊接起来形成一个整体钢结构,而每一个拼接部件就是钢管片,每6片形成一个圆形闭环,相邻两个圆环相互咬合,形成一个受力整体,故名“菱形咬合式钢管片”。在钢管片的支撑下,配合“散射渗透式”超前化灌法改善围岩力学性能,TBM扩挖技术等措施,成功避免了10余次可能发生的塌方“卡机”事故,为TBM顺利通过断层破碎带提供了有力保障,也创造复杂地质条件下掘进奇迹。 ●●●力战突涌水快速响应筑牢安全防线 ●●● 突涌水是隧道施工的 “隐形杀手”。团队提前配备高性能排水系统,储备充足防水物资。突涌水发生时,立即停止掘进,将设备退至安全位置,启动排水系统加大排水力度,组织人员用速凝混凝土封堵涌水点。全程坚持 “安全第一”,确保施工人员安全,成功应对多次险情,保障施工顺利进行。 ●●●科技赋能先进监测技术织密安全防护网 ●●● 为提高施工安全性与可靠性,团队引入微震监测和超前地质预报技术,为“温泉号”装上“千里眼”和“顺风耳”。微震监测技术通过布置传感器,实时监测岩体微震活动,预判坍塌和岩爆风险。超前地质预报技术借助地质雷达等手段,提前探明前方地质情况,为参数调整和支护方案制定提供依据。两者结合形成完整地质灾害预警体系,如无形安全网,守护施工安全,让“温泉号”在地下世界勇往直前。 ●●●硕果累累:铸就丰碑,彰显TBM管理卓越成效 在全体人员努力下,“温泉号”TBM 管理成效显著,为隧道施工奠定坚实基础。 掘进效率稳步提升。2024年12月4日累计掘进1000米;2025年2月14日达2000米;2025 年 5 月 11 日突破 3000 米,同日以单日50.5米刷新行业纪录;2025年7月25日累计掘进 4000米,平行导洞进尺5010米。 项目建立“每掘进1000米总结”机制,已完成3次。通过分析复盘,找到最优掘进参数,优化设备结构和润滑周期,同类故障发生率降40%;调整备件储备策略,易损件库存周转率提高 25%;细化成本管控指标,每延米费用下降,机械费趋于稳定。 新疆温霍项目以超前筹划与科学管理,筑牢TBM设备管理根基,为隧道贯通迈出坚实一步,积累了宝贵的大型设备管理经验。相信在全体建设者努力下,项目必将成为平安百年示范工程,在天山脚下续写我国隧道建设新传奇,为交通事业贡献磅礴力量。 -END-供稿 | 赵义虎      编辑 | 杨敏      审核 | 詹行塔

吊车圈    吊车群

        吊车圈               扫码加入千人吊车群


(责任编辑:吊车出租网)
下一篇:

【三局建筑】工程人的节日|立秋,开启一场收获之旅!

上一篇:

【中交二公局】砥砺奋进正当时 | 热议中交集团 2025年上半年生产经营工作会议②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