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交一公局三公司7月26日至27日中交集团2025年中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会议明确企业发展“六大导向”
高质量导向、战略导向、问题导向
市场导向、价值导向、高目标导向
深刻提出“六大企业永恒性战略性问题”
方向性、根本性、全局性
长期性、创新性、风险性
强调认真撰写“六篇大文章”
全面加强党的领导与建设、全面加快高质量发展、全面深化系统改革、全面加强系统科学管理、全面加快创新与转型、全面重塑优秀文化与生态
为各单位下一步发展任务
提纲挈领、举旗定向深入理解“六大导向”
切实解答“六大问题”
坚决写好“六篇大文章”
三公司各基层项目集智集力、认真思考
以学思悟,促实践行从集体智慧中找准出发点、落脚点、着力点
为进一步推动三公司高质量发展
贡献力量思 考 集 锦北京国道230项目“六六六”的实施保障
1. 顶层设计与系统推进:
需深刻理解“六大导向”和“六大永恒性问题”对做好“六篇大文章”的战略意义,将其纳入公司中长期战略规划,进行系统部署。
2. 组织保障与责任落实:
明确各层级、各部门在做好“六篇大文章”中的职责分工,建立强有力的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确保责任到人。
3. 机制创新与资源投入:
建立与“六大导向”相匹配的考核激励机制、资源配置机制(资金、人才、技术)和容错纠错机制,保障重点任务落地。
4. 文化引领与氛围营造:
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工匠精神、契约精神和奋斗精神,营造崇尚实干、追求卓越、勇于创新、敬畏风险的企业文化氛围。
5. 动态评估与持续改进:
建立科学的评估指标体系,定期对“六篇大文章”的推进成效进行检视,结合“六大永恒性问题”的审视,及时调整优化策略和举措。
隆安示范园项目如何全面加快高质量发展
1.强化“前期硬条件”,筑牢发展根基:
加速房建、环保、新基建等专业资质升级,减少资质挂靠依赖。落实“一建/注安证书”刚性要求,建立“设计-技术-商务”复合型团队。
2.加强“多边合作”,激发发展动能:
创新合作模式,汇聚多方资源。通过产业联盟引入专业运营商做商业策划;主动研究区域经济结构,灵活运用多元化模式,适应不同项目需求。
3.抓“过程硬管理”,提升运营质效:
通过全生命周期精细化管控,强化项目前期策划的深度和精度,推广“工序全穿插”(当天开挖、当天回填),制定落实“标准化工艺库”等管理措施,聚力高质量履约,强效保障核心效益。
4.做实“完工总结”,保障效益颗粒归仓:
项目收尾是效益最终实现和风险化解的最后关口。建立“项目后评估库”,录入案例;推行“收尾销号制”,建立健全收尾项目管理制度和标准化流程,明确各阶段责任人、工作内容、时间节点。对收尾工作成效显著的项目和个人给予重奖,树立标杆。
5.精准“避风险”,守住发展底线:
高质量发展必须是安全、稳健、可持续的发展,风险防控是其生命线。在项目选择上,应优先考虑中央预算项目和政策性银行项目,审慎介入地方专项债项目;同时要明确政府支付责任,例如拆迁超支部分需由政府财政承担。针对信访与运营风险,依托“码上办”平台实行24小时响应沟通,把矛盾解决在一线;对于金融风险,则要严格遵循“三不”原则。
奉节长江大保护项目全面深化系统改革——破解“问题导向+创新性+市场导向”,激活基层改革活力
问题导向找准改革切入点,价值导向评估改革成效。根本性上,破除制约项目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创新性上,探索适合投资类项目的新型管理和运营模式。
据此提出思路与建议:
对项目的管理体制、运营机制、融资模式等进行全面改革。运用“问题导向”,对标公司指出的“发展活力”短板,深入剖析项目在决策流程、审批效率、成本控制、激励约束等方面存在的堵点、难点,形成问题清单,作为改革切入点。结合项目特点,大胆探索符合“市场导向”和“创新性”要求的项目管理模式、融资结构优化、风险共担机制及绩效考评体系,为公司投资类项目管理和“三位一体”转型积累经验。
建立项目“微改革”、“金点子”征集与激励机制,鼓励员工立足岗位提出流程优化、工艺改进、降本增效等创新建议(创新性),营造锐意改革氛围。对拟实施的改革举措进行严格的成本-效益分析和风险评估(价值导向),确保改革举措切实提升项目管理效率和综合效益。
重庆C4项目对全面加快创新与转型的建议
1.在项目中开展技术研究与应用,探索使用新型工艺及方法、科技技术等,降低能耗,提高项目的科技含量。
建立创新工作室,为员工提供创新实践的平台,促进创新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如雨水收集利用、施工扬尘控制、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等,减少项目对环境的影响;在智能化方面,应用智能建筑设备和系统,如智能照明、智能安防、智能能源管理等,提高智能化水平和舒适度;在数字化方面,利用好BIM技术、大数据技术等在项目中的应用,实现项目的数字化设计、施工和管理。
2.以点促面,打造悬索桥、斜拉桥等特大型项目智能管理平台,形成行业核心优势,提高企业在行业的段位,夸扩竞争优势,转化为拿项目加分项。
同时储备技术人才进入运营桥梁的健康监测和加固市场。通过市场行为,话语权的提高,进一步开拓其他行业市场,促进创新和转型。
西安地铁项目全面重塑优秀文化与生态
1. 大力弘扬核心价值观与工匠精神:
将企业核心价值观融入项目管理实践。通过事迹宣讲、榜样选树、行为规范等方式,倡导追求卓越、客户至上、诚信担当、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培育专注专业、精益求精的工匠文化,筑牢高质量发展的人文根基。
2. 营造风清气正实干生态:
结合党建工作,持续整饬“躺平”“内卷”等不良风气。树立鲜明的价值创造导向和绩效文化,建立公正透明的考评与晋升体系。加强人文关怀,改善一线工作生活环境,提升员工归属感与幸福感。
3. 构建共生共赢的合作生态:
树立“长期性”、“全局性”思维,重塑与供应商、客户等利益相关方的合作理念。将协作共赢、契约精神贯穿合作全过程。建立长期稳定的战略伙伴关系,营造公平竞争、诚实守信、相互赋能的外部生态,提升产业链协同价值。
来 源 | 战略发展部、党委工作部、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