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力报01行业新闻● 李强签署国务院令,公布《生态环境监测条例》。
国务院总理李强日前签署国务院令,公布《生态环境监测条例》(简称《条例》),自2026年1月1日起施行。《条例》旨在规范生态环境监测活动,提升生态环境监测能力和水平,保障生态环境监测数据质量,更好发挥生态环境监测在支撑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查看详情→
● 中国在世贸组织提出加强涉碳标准合作建议提案。
世界贸易组织贸易与环境委员会11月4日在瑞士日内瓦召开年度最后一次会议。会上,中国代表团正式提交《关于在世贸组织加强讨论涉碳标准合作的建议》提案,聚焦应对全球涉碳标准碎片化问题,提出以系统性合作推动贸易与气候协同发展的具体路径。查看详情→
● 全球首个工业5G国际标准正式发布。
据央视新闻客户端11月6日消息,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正式发布全球首个工业5G国际标准《工业网络5G通信技术通用要求》。该标准由中国与德国联合提出,由美国、法国、日本等多国专家协同攻关、共同研制完成,填补了工业5G领域国际标准的空白。
● 2025年9月全国新能源并网消纳情况。
从电力行业规划研究与监测预警中心获悉,根据《国家能源局关于2021年风电、光伏发电开发建设有关事项的通知》(国能发新能〔2021〕25号),为引导新能源理性投资、有序建设,现将2025年9月各省级区域新能源并网消纳情况公布如下。
02企业新闻● 《中国特色现代企业管理探索与实践系列》首批成果在京发布。
从南方电网获悉,11月4日,“管理赋能 洞察未来——《中国特色现代企业管理探索与实践系列》书籍发布研讨会”在京举行。本次发布会首批发布的《本质安全型企业建设——推动安全治理向事前预防转型的创新与实践》《治理的力量——中国特色国有企业现代公司治理创新和实践》《构建管理大厦——现代企业管理体系升级方法与实践》《以统一大市场释放发展新活力——我国南方区域电力市场探索与实践》4本分册,由南方电网公司系统梳理和编写,中央党校出版集团大有书局和中国电力出版社联合出版,是南方电网公司面向社会各界系统输出其管理思想与实践方案的精品力作。
● 国内首个百万千瓦“六机一控”发电项目投运。
从中国能建获悉,11月5日, 中国能建中南院设计、建筑集团承建的国内首个百万千瓦“六机一控”发电项目——华润电力蒲圻三期2×1000兆瓦超超临界燃煤发电项目,6号机组通过168小时满负荷试运行,标志着该项目全面投产。作为赤壁“风光火储”一体化核心项目,该项目投产后年发电量将达90亿千瓦时。
● 淮河能源重大资产重组获批。
11月6日,淮河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公告称,该公司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购买控股股东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持有的淮河能源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89.30%股权。查看详情→
03地方新闻● 贵州投资规模最大单项电网工程投运。
11月5日,位于贵州省毕节市境内的500千伏金海湖变电站3号主变本体完成第五次充电并运行正常,标志着500千伏金海湖输变电工程顺利建成投运,“黔电送粤”再添一条绿色能源动脉。截至2025年9月,“黔电送粤”累计达1823亿千瓦时,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增添了“贵州力量”。查看详情→
● 甘肃平凉探获一处大型冶镁白云岩矿床。
11月6日,从甘肃省自然资源厅了解到,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成功探获一处大型冶镁白云岩矿床,资源总量达7亿吨,标志着该区域在矿产勘查方面取得重大突破。经估算,露采境界内累计查明冶镁用白云岩矿石量超7亿吨,另有可综合利用的建筑用白云岩3亿余吨。查看详情→
● 西藏昌都八宿300MW光伏示范项目进入施工高峰期。
从总台西藏总站获悉,11月5日,该光伏项目装机容量30万千瓦,配套建设一座220千伏升压站,应用大功率光伏组件、大功率高原型变压器等设备适配高原特殊环境。项目于 2025年8月正式开工建设,已完成桩基及升压站基础施工。项目建成后,年发电量预计可达5.3亿千瓦时,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43.6万吨。
04国际新闻● 普京称俄将采取对等措施回应美国核试验。
据新华社消息,俄罗斯总统普京11月5日表示,美国总统特朗普有关重启核试验的言论是一个“严肃问题”。普京当天与俄安全会议成员召开会议时说,正如他2023年指出的,如果美国或其他《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缔约国开展核试验,俄罗斯将不得不采取对等措施。普京当天还指示俄相关部门提交有关核试验准备工作的方案。
● 韩国一发电厂锅炉塔倒塌致7人被埋。
据韩联社11月6日报道,韩国东南部城市蔚山一座发电厂60米高的锅炉塔当天倒塌,造成至少7人被埋,另有2人获救。报道说,当地时间14时许,韩国东西发电公司蔚山发电本部一座60米高、即将拆除的锅炉塔倒塌。消防部门接到报警后立即出动展开救援。据悉,获救的2人无生命危险。
文字、制图、编辑:张宇
校对:刘卓
客服热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