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8690507177

【中交一公局三公司】学思行 明方向⑦ | 基层项目畅谈“六六六”

2025-08-07 20:37:16浏览:112 来源:中交一公局三公司   
核心摘要:学思行 明方向⑦ | 基层项目畅谈“六六六”
中交一公局三公司7月25日中交集团2025年中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会议明确企业发展“六大导向” 高质量导向、战略导向、问题导向 市场导向、价值导向、高目标导向 深刻提出“六大企业永恒性战略性问题” 方向性、根本性、全局性 长期性、创新性、风险性 强调认真撰写“六篇大文章” 全面加强党的领导与建设、全面加快高质量发展、全面深化系统改革、全面加强系统科学管理、全面加快创新与转型、全面重塑优秀文化与生态 为各单位下一步发展任务 提纲挈领、举旗定向深入理解“六大导向” 切实解答“六大问题” 坚决写好“六篇大文章” 三公司各基层项目集智集力、认真思考 以学思悟,促实践行从集体智慧中找准出发点、落脚点、着力点 为进一步推动三公司高质量发展 贡献力量国道108项目总承包部做好“六篇大文章”思路与建议 一、全面加强党的领导与建设:筑牢核心,引领发展 1.强化党支部在项目的核心作用。 以党支部参与重大事项决策为抓手,结合“党建安全环保质量一体化”,确保党支部在“监督、指导、服务、参与”中掌握话语权。将安全、环保、质量指标纳入党员考核,通过“安全巡查日”“党员环保监督岗”“质量提升党员攻关” 等活动,让党员成为安全环保质量的引领者。 2.将安全、环保、质量监督纳入党风廉政建设监督体系。 将安全、环保、质量监督融入党风廉政建设,纪检委员定期督查制度执行,畅通举报渠道,确保责任落实,以严明纪律保障项目稳健推进。 二、全面加快高质量发展:精准施策,提质增效 1.强化政策对接与合规管理。 深度融合国家战略要求,在项目前期论证阶段嵌入 “双碳”、乡村振兴等理念,严守政策红线,建立政策动态跟踪机制,提前预判并应对风险。 2.完善风险分担与激励机制。 依据风险分析成果,明确风险分担责任,通过合同条款和保险工具化解风险。 三、全面深化系统改革:破旧立新,激发活力 1.改革项目管理模式,提升核心竞争力。 推行扁平化管理,减少层级壁垒,建立灵活的项目团队运作机制,赋予项目更多自主权,提升决策效率与内生动力。 2.优化资源配置,降低运营成本。 整合设备、物资、资金等资源,搭建共享平台实现实时调剂,减少闲置浪费,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四、全面加强系统科学管理:精细管控,筑牢根基 1.加强成本管理,建立成本核算体系,对项目的各项成本进行精细化管理。 通过优化施工方案、降低物资采购成本、减少不必要的开支等方式,控制项目成本。 2.做好安全生产管理,推动企业机械化、自动化、数智化生产水平再提升。 投入专项资金投入推动“无人化”进程,针对不同类型项目如房建、预制梁场、路面摊铺、隧道等专业分批试点,加大技改力度,尝试实践进入机器人代替劳务工人、管理人员操控的“智能建造”时代,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同时,从根本上实现本质安全提升 。五、全面加快创新与转型:突破困境,抢占先机 1.聚焦降本增效的技术创新。 将技术创新与解决企业实际困境紧密结合,重点攻关能够降低施工成本、提高生产效率的关键技术。加大对智能化施工设备的引进与应用力度,如无人驾驶摊铺机、智能钢筋加工设备等,减少人工投入,提升施工精度。推广应用BIM技术在全生命周期的深度应用,通过虚拟施工模拟优化施工方案,减少返工浪费;利用 BIM 模型进行物资精准算量,避免材料过度采购。同时,鼓励一线员工开展 “微创新”“小改进”,针对施工工艺、设备使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良。 2.推进以生存为导向的业务转型。 打破对传统业务的路径依赖,主动向产业链高附加值环节延伸,大力拓展应急工程、灾后重建等政策性强、受周期影响小的业务领域,抓住特殊时期的市场机遇。同时,紧跟国家战略导向,布局绿色建筑、智慧交通等新兴领域,如参与光伏公路、智能网联道路等示范项目建设,为行业复苏后的发展抢占先机。 六、全面重塑优秀文化与生态:凝聚合力,树立形象 1.培育和弘扬企业文化,将企业文化理念融入项目建设的全过程。 通过开展企业文化宣传活动,增强员工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形成强大的企业凝聚力。 2.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加强与当地政府和群众的沟通协调。 在施工过程中,尊重民俗、保护生态,为当地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统一。 来  源 | 战略发展部 党委工作部 国道108项目总承包部

吊车圈    吊车群

        吊车圈               扫码加入千人吊车群


(责任编辑:吊车出租网)
下一篇:

【三局建筑】工程人的节日|立秋,开启一场收获之旅!

上一篇:

【中交一公局三公司】荣誉看台 | 公司在第三届“天扬杯”全国建筑业财税知识竞赛中荣获多项荣誉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