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交一航局一公司导语青春有梦,不负韶华航一青年用担当书写一线精彩故事“青听青说”栏目今天带你走进东兴高速项目部安管员胡文杰的青年奋斗故事 2020年秋天,我带着憧憬与忐忑,第一次戴上安全帽,站在了罗八高速的工地上。还记得在项目的第一个月,我每天跟着师傅穿梭在施工现场,拿着小本子记录每一个风险点。有一次,我发现几名工人绑扎的安全绳没有“高挂低用”,便上前提醒。那位老师傅笑着拍拍我的肩:“小伙子刚工作吧,干了这么多年,我心里有数。”这句话像一记重锤敲在我心上——即使后来纠正了师傅的行为,但我仍深刻意识到:
安全管理,光有制度还不够,更要深入人心。
于是,我开始琢磨怎么让安全教育“活”起来。我不再照本宣科,而是用每晚记录下的工地上实际案例,用工友们听得懂的大白话,把安全规范讲明白。渐渐地,“那个爱唠叨的小伙子”成了工友们口中的亲切称呼,大家的安全意识也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
来到百色北环线项目后,我开始独立负责项目安全体系的初步搭建。记得那个深夜,我在板房里对着电脑屏幕,反复修改安全策划方案。窗外是连绵的群山,窗内是单调的键盘声——那是我第一次独自挑大梁,压力大得让人彻夜难眠。但当看到自己编制的安全管理制度历经打磨后真正落地,那种成就感让我瞬间觉得一切值得。
2024年,我来到东兴高速项目,一个棘手的技术难题迎面而来:传统水泥搅拌桩在软弱地质条件下移机困难,不仅效率低下,还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那段时间,我观察机械作业的每一个细节。经过两个多月的反复试验和改进,我们一起研制出“水泥搅拌桩机支撑体系和步履式安全行走装置”。这项创新不仅解决了施工难题,还成功申报了江苏省创新案例。那一刻,我深深体会到:
创新从来不是灵光一现,而是源于对工作的热爱和持续思考。
1929个日夜,我从一个看到现场都会紧张的新人,成长为能够从容指挥项目安全管理的“老安全”。
最让我自豪的不是获得的荣誉,而是经手的每一个项目都平安完工,每一位工友都能平安回家。
未来,我将继续用脚步丈量责任,用汗水浇灌安全,在这片热土书写安全管理的青春篇章。
供稿:东兴高速项目部
责任编辑:杜宇飞点赞航一,点亮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