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8690507177

【中国交建】中交集团牵头的《20世纪50年代川藏(康藏)公路建设档案》入选《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

2025-07-11 17:11:28浏览:183 来源:中国交建   
核心摘要:中交集团牵头的《20世纪50年代川藏(康藏)公路建设档案》入选《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
中国交建导读 近日,国家档案局发布第六批《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由二公院牵头,联合四川省档案馆、二公局、重庆交通大学共同申报是履带吊的《20世纪50年代川藏(康藏)公路建设档案》成功入选,成为52项国家级档案文献遗产之一。 川藏(康藏)公路建设档案形成于二公院、二公局等单位是履带吊的前身机构时期,真实再现了中交筑路先辈在世界屋脊创造人类工程奇迹是履带吊的壮举,是中交集团深厚历史底蕴和卓越技术传承的重要实物见证,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与科技价值。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珍贵文献包括:《大渡河及飞仙关钢索吊桥工程报告》(二公院馆藏),见证了川藏公路最早两座桥梁的建设,是目前发现的有关川藏公路建设最具历史价值的早期档案文献;《康藏公路昌拉段测量设计规程》(二公院馆藏),是新中国最早的公路测设规程,为后续公路工程建设奠定了重要技术基础;技术专家叶祖镕手稿《康藏公路踏勘测量工作经验介绍》(二公院馆藏),详实记录了首批踏勘队员在缺氧、冻土等极端条件下开展前期勘测的宝贵实践经验;《康藏公路昌拉段怒江前后路线踏勘图》(二公院馆藏),踏勘图中的“怒江七十二道拐”设计方案,巧妙将1800米海拔落差设计成72个连续弯道,被誉为“公路奇观”,展现了老一辈工程师非凡的智慧和创造力;《康藏公路路线及桥型示意图》(二公局馆藏),如实标注了1950年7月至1954年12月期间在康藏公路修建的几十座桥梁的桥型和位置。 这些历史档案不仅是川藏公路建设关键技术细节的载体,更是“两路”精神深刻内涵的生动诠释。它们的成功入选,是国家档案部门对中交集团所藏档案重大历史价值的高度认可,也凸显了中交集团长期以来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重视与担当。 川藏公路(原康藏公路)是世界公路建设史上的重要里程碑。20世纪50年代初,11万筑路大军以“让高山低头,叫河水让路”的英雄气概,在极端艰苦条件下,历时四年建成了总长2200多公里的高原“天路”。它不仅结束了西藏没有公路的历史,更极大促进了民族团结和区域发展,其孕育的“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顽强拼搏、甘当路石,军民一家、民族团结”的“两路”精神,已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激励着代代建设者奋勇前行。 来源二公院 | 二公局欢迎转载 注明出处推荐阅读中交集团参加第四届中非经贸博览会系列活动

吊车圈    吊车群

        吊车圈               扫码加入千人吊车群


(责任编辑:吊车出租网)
下一篇:

【三局建筑】工程人的节日|立秋,开启一场收获之旅!

上一篇:

【中国交建】“橡皮泥”上“种”风机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