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铁十五局芒种时节,万物并秀2025年进程即将过半全体建设者紧盯年度目标
全力推进各项重点工程建设
当前,多个项目迎来重要节点
施工生产稳步向前让我们聚焦这些工程的最新进展
记录建设者们实干足迹
长虹飞架 天堑通途车流织
西渝高铁项目三个连续梁中跨同日合龙
5月25日,由一公司承建的西渝高铁项目葫芦坝特大桥连续梁、龙潭水库特大桥连续梁中跨同日合龙,项目连续梁施工取得阶段性突破,为畅通架梁通道奠定了基础。项目施工包含复杂特大桥2座(葫芦坝特大桥、龙潭水库特大桥),一般双线特大桥2座,大桥8座,中小桥4座,框架桥1座,涵洞12道,路基5.05千米。
西渝高铁是国家“八纵八横”高速铁路“京昆通道”和“包银海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项目建成后,极大便利沿线人民群众出行,对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推动沿线社会经济发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具有重要意义。
如通苏湖城际铁路首个连续梁顺利合龙
5月26日,由二公司承建的如通苏湖城际铁路跨沪苏湖特大桥42号-45号连续梁实现中跨精准合龙。该项目位于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全长约14.2千米,桥梁工程是其建设的“主战场”。此次合龙的跨沪苏湖特大桥连续梁坐落于湖州市南浔区马腰村,梁体全长149.8米,相当于50层楼高。项目所处位置紧邻沪苏湖铁路,受施工场地、时间等制约,施工难度大。
如通苏湖城际铁路建成后,将成为串联长三角地区沿海发展带、沿江发展带和沪宁发展带的重要交通纽带,纵贯苏锡常都市圈东部与杭州都市圈北部,极大地改善区域居民出行条件。
珠肇高铁高明河特大桥连续梁桥顺利合龙
5月22日,由三公司承建的珠肇高铁(高肇段)项目右线跨高明河特大桥72米连续梁桥顺利合龙。右线高明河特大桥连续梁位于佛山市高明区杨和镇,连续梁桥面宽度7.4米,为确保施工过程中583乡道行车安全,确保施工期间的弃物、废水、混凝土等不对周围生态环境造成破坏,该工程采用挂篮悬浇施工,设置挂篮兜底防护。
珠肇高铁建成后将串联江门站与珠三角枢纽机场,实现轨道与航空无缝衔接,珠海至珠三角枢纽机场最快35分钟到达,珠海至肇庆最快36分钟到达,沿线珠三角主要城市间均将实现1小时通达。
沿太行高速项目0#块浇筑全部完成
近日,由四公司承建的沿太行高速公路项目丹河特大桥完成全部0#块浇筑施工,标志着项目正式迈入挂篮悬浇梁施工新阶段。沿太行高速公路是河南省高速公路网规划(2021—2035年)中16条南北纵向通道之一,全长约210公里。其中,丹河特大桥是沿太行高速焦济段控制性工程,全长1.013公里,主桥横跨丹河入江水道,采用挂篮悬臂浇筑工艺,需在百米高空完成单箱双室变截面连续箱梁施工。
该项目作为河南省高速公路“13445工程”首批重点项目,大桥建成后将串联豫北太行山沿线丰富旅游资源,对推动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完善交通网络具有重要意义。
沈白高铁进入联调联试阶段
自6月1日起,由五公司、装配科技公司参建的沈白高铁正式进入联调联试阶段,距离正式开通运营更近一步。承建沈白高铁线路全长30.651公里,施工内容涵盖隧道、路基、桥梁、涵洞、无砟轨道以及铺轨等内容。项目地处长白山脉高寒地带,年均有效施工期不足200天,严寒气候严重制约着铺轨、焊轨等露天作业;正线、站线、道岔三类工程需同步推进,20余处交叉作业面如同精密齿轮。
沈白高铁进入联调联试阶段,这是对铁路各项设备设施进行综合检测和调试的关键环节,将确保高铁以最佳状态迎接正式运营。
成渝中线项目顺利完成跨国道架梁任务
近日,装配科技公司成渝中线项目乐至制梁场顺利完成五通村特大桥(23-24号墩)跨G318国道31.5米简支箱梁特殊工况架梁任务。
作为成渝中线高铁全线最大单体预制梁场,乐至制梁场负责预制和架设成渝中线铁路预留进一步提速条件试验段共计719孔箱梁,直接服务CR450科技创新工程。
该铁路是沪渝蓉高速铁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支持“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重要基础设施,建成后将成为成都、重庆两大城市间最顺直、最高效的直连通道。
宁扬城际跨仪扬河矮塔斜拉桥主墩承台顺利浇筑
近日,宁扬城际(扬州段)跨仪扬河矮塔斜拉桥主墩承台顺利浇筑完成,为后续墩身、塔柱、梁部等结构施工创造了有利条件。跨仪扬河矮塔斜拉桥设计采用(140+260+140)米的索加劲连续梁,横跨仪扬河和乌塔沟,是我国目前最大跨度的双线市域铁路部分斜拉连续梁桥。本次浇筑的52#主墩承台为六边形,设计混凝土方量2827立方米,采用钢围堰施工,也是扬州段最大单体砼结构。
此次52#主墩承台的顺利浇筑,为后续施工积累了宝贵经验,下一阶段,项目将持续抓好标准化管理、加快技术攻关、提高资源配置,全力推进项目安全优质建设,助力宁扬区域之间互联互通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穿山通途 潜行万里贯东西
瑞梅铁路华星村隧道开挖掘进突破4500米大关
5月29日,由二公司承建的瑞梅铁路4标项目华星村隧道开挖掘进突破4500米大关。华星村隧道全长7125米,为单洞单线隧道,地质条件极为复杂,是全线重难点工程之一。为确保隧道施工任务按期完成,项目团队在华星村隧道斜井贯通后,从斜井开辟的新工作面进行施工,采用进口、出口及两个斜井同时开挖的工法,形成了4个工作面同时掘进局面,实现了“长隧短打”,提高了隧道物料运输效率和开挖工作效率。
瑞梅铁路建成通车后,将对进一步完善赣南和粤东北地区路网结构,加强革命老区与粤港澳大湾区、粤东地区与中部地区间的交通联系具有重要意义。
云临高速大亮山特长隧道正洞
累计掘进突破18000米 近日,四公司云临高速大亮山特长隧道正洞累计掘进突破18000米,完成隧道总比的88%,向隧道贯通目标再次迈出坚实一步。大亮山特长隧道位于云南省临沧市云县境内,隧道总长20445米,是全线控制性工程。隧道穿越多条断层破碎带,集高地热、软岩大变形、突泥涌水、富水、断层、偏压等复杂地质于一体,施工难度极大,施工风险极高。施工过程中,项目采用“超前地质预报+超前支护”双保险,通过地质雷达探测、C6超前水平钻等多种超前地质预报手段和设备,精准识别前方地质情况,防范施工风险。
云临高速通车后将成为临沧西北向对外交通运输主通道和重要的经济干线,对加速形成国家高速公路网和推动云南省路网互联互通、全面成网,改善临沧投资发展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宁波轨道交通6号线望市区间短轨通
5月25日,由装配科技公司承建的宁波轨道交通6号线望市区间实现短轨通。宁波轨道交通6号线一期工程轨道工程施工-Ⅱ标铺轨工程起于宋家漕站,止于明楼站,共9站8区间,均采用“散铺法”施工。正线及配线铺轨长度21.5公里,其中地下线整体道床14.7公里,隔离式减振垫浮置板整体道床4公里,橡胶弹簧浮置板整体道床2.8公里,单开道岔9组。
宁波轨道交通6号线一期工程是宁波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建成后将承担城市东西向发展主轴线上的客流,加强宁波市内外交通衔接功能,进一步完善区域路网布局,促进长三角区域协调发展。
“宁扬2号”盾构机顺利始发
5月20日,由承建的宁扬城际(扬州段)“宁扬2号”盾构机顺利始发,这是宁扬城际(扬州段)工程始发的第二台盾构机,标志着工程全面迈入“双机并行、同步掘进”的新阶段。“宁扬2号”盾构机整机总长102米,总重约1000吨,最大开挖直径8.24米,装机总功率3100千瓦。盾构机设计过程中,项目团队层层把关,通过对盾构机的渣土系统进行改良,土仓状态监视系统、盾尾间隙自动测量系统等方面做了针对性设计,有效解决了刀盘结泥饼、喷涌、检修困难等问题。
宁扬城际铁路是江苏省首条跨江城际轨交线路,项目建成后,将全面构建南京扬州“一小时生活圈”,使两地时空距离压缩至40~45分钟,为长三角区域交通网络注入新动能,加速长三角一体化进程,助力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战略落地。
沪渝蓉高铁宝山隧道盾构掘进突破百环大关
5月26日,由地下工程公司承建的沪渝蓉高铁宝山隧道“新征程号”盾构机顺利完成第100环管片拼装,累计掘进里程达到200米。在掘进过程中,项目团队依托丰富的盾构施工经验,为“新征程号”量身定制了掘进姿态控制(免换站导向)、超前地质预报系统及盾尾间隙自动化测量等先进技术体系,成功破解城市核心区复杂环境下的管片上浮与地表沉降控制难题。同时,首次在国内高铁隧道建设中应用径向注浆一体化设备,显著提升了复杂地质条件下的施工安全保障,并助力项目实现降本增效目标。
依托“百环试验段”积累的宝贵数据,项目团队形成了一套成熟的技术体系和管理规范,能够有效强化人机协同效能,打通了后续高效施工的“技术快车道”,为隧道施工的稳步推进筑牢了坚实根基。
广厦安居 匠心筑就新天地
临沭全域旅游服务中心项目大剧院主体结构封顶
5月28日,由二公司承建的临沭全域旅游服务中心项目大剧院主体结构成功封顶,标志着该项目所有主体结构全部完成。该项目主要建设内容为一个承载大剧院、博物馆、美术馆、科技馆等功能为一体的公共文化服务综合性场所。此次封顶的大剧院为该项目关键控制工程,因工程结构复杂、钢结构吊装等导致整体施工难度较大。建设团队充分利用BIM技术,建立3D模型多次进行模拟施工并预算工程量,提前解决阻碍施工生产的堵点。
该项目是临沭县首个文旅融合项目,建成后将成为临沭公共文化事业的重要支撑,能够大大满足当地群众的综合性文化需求。
分宜海螺迁建项目水泥库如期顺利封顶
5月20日,由五公司承建的分宜海螺迁建项目02标段6座水泥库全部如期封顶。分宜海螺迁建项目位于江西省新余市分宜县,由分宜海螺水泥有限责任公司投资建设,主要包括水泥粉磨站房1座、水泥库6座、粉煤灰库1座等工程。其中,重点工程——6座水泥库,采用直径18米、建筑高度45米的钢筋混凝土筒仓结构。在水泥库等核心结构施工中,他们采用筒仓滑模施工工艺,严格执行技术规范和质量验收标准。
该项目建成后将填补新余主城、分宜及周边地区水泥市场空白,对缓解地方就业、拉动地方经济起到重要作用。
绿色动能 点“靓”未来新画卷
华润曹县风电场B标段首台风机基础浇筑成功
5月20日,由上海新能源公司承建的华润新能源曹县481.25MW风电场B标段首台风机基础浇筑圆满完成,标志着该项目进入主体攻坚阶段。该标段位于菏泽市曹县安蔡楼镇、仵楼镇、苏集镇境内,主要施工内容包括34台160米高、单机容量6.25MW混塔风机的桩基工程、吊装平台修筑及建筑碎料铺设、风机及箱变基础、风机及箱变安装工程等施工工作。
该项目全部建成后,年发电量可达11.47亿千瓦时,相当于节约标准煤34.83万吨,减排二氧化碳95.66万吨,为实现全容量并网目标和山东省"十四五"能源规划落地提供重要支撑。
经纬纵横 驰骋万里保畅行
轨道运营公司两万吨重载列车开行26000列
截至5月下旬,集团轨道交通运营公司两万吨重载列车在朔黄铁路累计开行26256列,完成货物周转量113.3亿吨公里。
该公司2017年4月10日在中国铁建系统内开行首趟两万吨重载列车,对照机车检修工艺范围,狠抓机车质量,从源头保证机车“健康”上线。通过“机车复检、入库检修作业、机车交验”的作业流程,严格“自检、互检、他检”制度,从严把好质量验收关,为实现“多拉快跑”提供可靠机力保障。凭借过硬的检修技术,多次获国能集团朔黄铁路公司机辆分公司检修质量先进单位。
铁建石油 开启水路接“船单”
铁建石油首个“船单”控货运输业务成功卸船
近日,物产科技公司在江苏南通宏智如皋港顺利完成7000吨柴油卸船作业,标志着铁建石油在铁路油罐车运输和公路油罐车运输之外,开启了新的控货运输模式,进一步拓展和稳固了铁建石油的控货保供能力。
在此之前,铁建石油一直依赖铁路油罐车和公路油罐车两种运输模式,此次“船单”运输模式的成功实践,是铁建石油在运输业务领域的创新尝试,不仅拓宽了运输渠道,更增强了控货保供能力,为品牌在油品运输领域的多元化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也进一步提升了物产科技公司在油品运输环节的综合能力。
内容来源:各单位
值班编辑:冯亚楠责任编辑:刘连振图文审核:集团公司党委工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