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
一航局在建
最大单体高速公路投资项目
浦清高速
两条超2000千米隧道
碓碱隧道左洞、大朴岭隧道左洞
实现同日贯通
至此
全线7条隧道已有6条贯通
其中4条双线贯通
2条单线贯通
浦清高速共有三条
两千米以上隧道
此次一连贯通两条
大大加快项目整体施工进度
为2022年全线建成通车
奠定了坚实基础
同时,碓碱隧道
是全线第二长的隧道
它的贯通
标志着浦清高速陆川
北流段近57千米所有施工通道打通
形成连贯施工态势
为后续箱梁架设、材料运输
人车往来提供了方便
进一步节省施工成本
自隧道开工以来
项目团队科学组织施工
面对疫情、天气等多种不利因素
相继攻克三道“难关”
难点一
便道难行,物资供应困难
岭南地貌多是连绵起伏的丘陵,崇山峻岭中凿隧道首先碰到的难题就是便道狭窄陡峭,人车行走不便,物资供应困难。
以碓碱隧道为例,从乡道进入隧道进口仅有一条蜿蜒的羊肠小道,材料运输需要盘山绕二十余公里,遇见会车或者老乡赶牛群上山,将很难通行。刚开工时经常发生“粮草”供应不上的情况。
两条隧道贯通后,将极大节省材料、设备运输时间和成本,也为后续施工及全线架梁通道的打通、保障全线工期提供有力保障。碓碱隧道从进口到出口从绕行山路约1小时的时间,隧道贯通后将缩短至不到5分钟。
难点二
围岩等级差,施工难度大
两条隧道IV、V级围岩总体占比均超过50%,围岩等级较差,且所处山体沟壑纵横、绿植丰富,隐伏岩溶的富水程度高,施工安全风险高。
碓碱隧道经过两道破碎带,裂隙水较为丰沛,日排水达到3500方,为掌子面安全施工及初喷质量带来极大的困扰。
为保证隧道施工的安全推进,项目加大“四新”技术应用,使用三臂凿岩台车、湿喷机械手、液压自行式自动布料台车等新设备,显著提高了隧道施工机械化,大大提高施工效率。推行光面爆破新工艺,充分利用BIM技术,推广实时视频监控、地质扫描、监控量测等信息化工具,有效保证隧道施工安全质量。
项目也先后取得“一种隧道挖掘用碎石运输装置”“一种隧道工程施工用支护装置”等多项隧道施工实用新型专利。
难点三
经过自然保护区,环保要求高
广西地区环保政策严格,特别是浦清高速有近14千米穿过那林自然保护区。在隧道建设中,项目始终坚持绿色环保的施工理念,实行“早进洞、晚出洞”,提倡零开挖洞口,让隧道洞口周围植被得到妥善保护。碓碱隧道还对洞口边坡加大绿植覆盖,实现工程与自然和谐相融。
拓展链接
碓碱隧道位于广西玉林市陆川县,左幅长2665米,右幅长2635米,为分离式长隧道。大朴岭隧道位于广西玉林市博白县,为双洞分离式隧道,左幅长2175米,右幅长2155米。两隧道设计行车时速120千米,净宽11.5米,净高5米。
素 材 | 浦清项目公司、一公司、城交公司
编 辑 | 钱梦奕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