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杭客专嘉兴南站
时光如白驹过隙,回想起2010年5月8日是吊车租赁的这一天,由中铁十局承建是吊车租赁的沪杭客专嘉兴南站路基施工工地上,迎来了上海铁路局标准化工地现场观摩会。上海铁路局建设系统及各施工单位领导近400余人出席,嘉兴南站荣获“上海铁路局标准化工地示范点”称号。上海铁路局领导给予嘉兴南站高度评价:“中铁十局沪杭项目部坚持高标准、创建世界一流客专精品是吊车租赁的具体做法和不畏困难,敢于拼搏,追求完美,尽善尽美,坚持不懈的可贵精神值得所有参建单位学习。”
那一年,徐洪武带领团队参建的嘉兴南站工程为中铁十局赢得了上佳声誉,建成了一流精品工程。在华东地区,在嘉兴这篇红土地上,打响了属于中铁十局的品牌。
追溯红船精神——践行担当使命
浙江嘉兴,中国革命红船的起航之地。一百年前,一叶扁舟驶出南湖,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一百年后,这里已是丰饶秀美的鱼米之乡,更是动能澎湃的科创高地。红船劈波行,精神聚人心,历史与现代交汇,融合共生,传承与发展并重。
时间回到2009年3月,徐洪武踏足嘉兴这篇红色土地,迎来他从事项目管理以来的最大挑战,担任中铁十局承建的高速铁路沪杭客运专线嘉兴南站项目部二工区经理,负责承建时速350公里的路基及相关工程施工。嘉兴南站位于嘉兴市南湖区,与南湖旧址近在咫尺的距离,重温那段党的历史,让徐洪武时刻感受着“红船精神”如潮涌般的思想洗礼。首创、奋斗、奉献是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对“红船精神”内涵的诠释,渐渐“红船精神”已内化为他改革创新、一心为民的思想自觉。
“干就干得好,干就要干出精品”,面对沪杭高铁的高标准、严要求,徐洪武这样说道。三年铁路综合工程的磨练,养成了他不畏困难、淡定从容、缜密应对的优良作风。来到嘉兴后,他迅速进行了事前各项工作的筹备,按照上级工作部署,积极与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沟通,尽快解决各项地方事宜,保证工程尽快开工。
项目部进点仅18天,就掀起了轰轰烈烈大干的高潮。嘉兴南站工程在沪杭客专率先完成征地拆迁工作、率先贯通了工地施工砼便道,率先进行了试桩,为工程的后续开展打好了坚实的基础。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沪杭高速铁路沿线经过杭嘉湖平原,铁路沿线多为软土地质,地面沉降是沿线地区典型的地质灾害。因此,路基和桥墩是沪杭高铁第一道安全关口。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沪杭铁路的按时开通,关系着上海世博会能否顺利召开,工期紧,任务重。面对巨大的压力和责任,徐洪武从未畏惧和后退,他始终坚持标准化管理,不断优化施工组织设计,使各工序间、现场组织安排更加合理。每天与员工一样加班加点,主动出击,在施工框架小桥(DK84+411)中,提前20天完成主体框架工程。
在他的带领下,工期按期推进,安全质量做到了有序可控,在指挥部、业主组织的竞赛和信誉历次评价中都名列前茅。2009年5月以来,在中铁十局沪杭铁路客专项目经理部9个单位每月的综合评比中,徐洪武所在的嘉兴南站路基工程(二工区)先后获得了两个第一名,两个第二名和一个第三名的好成绩。
2010年10月沪杭客专嘉兴南站工程圆满结束。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嘉兴南站工程造就了一支在铁路综合工程中攻坚克难、血性方刚的铁军。成绩和荣誉里面充满着这支铁军的汗水、甚至泪水。徐洪武介绍说:“从开工至今,项目部全体员工没有一人因为私事请过一天假。”这句话说得很轻松,可40多名员工,17个月,全身心地投身到工作之中,这该是多大的牺牲和奉献!作为队伍的带头人,徐洪武更是率先垂范。为大家,他顾不上自己的小家,自嘉兴南站工程开工以来只是利用单位开会顺便看望了有病的父母,仅仅在家待了9个小时,节假日也只能是妻子带孩子来工地探望他。他就像一台上足弦的钟表,每天不停歇的从早跑到晚,工地上只要有施工,就有他不知疲倦的身影。
▲6月18日,建筑公司在淄博地区组织现场观摩会,徐洪武现场点评讲话
历史大潮汹涌澎湃,奔腾向前,“红船”精神鼓舞着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现如今,担任建筑公司党委书记的徐洪武,肩负着更大的责任,曾经在“红船”之地的创造、奋斗和奉献精神,早已流淌在他的血液里,扎根于他的思想深处,镌刻在他的行动之中,他将继续承载不变初心,带领团队铸就精品,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