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8690507177

中铁大桥局集团弘扬劳模精神 喜迎建党百年

2021-05-22 12:33:36浏览:293 来源:中铁大桥局集团   
核心摘要:——王吉连在中国中铁庆祝建党100周年劳模事迹巡回报告会(武汉片区)上讲述他的故事



岁月流转,总有一个故事感动我们心灵

情怀依旧,总有一股力量激励我们前行

榜样是吊车论坛的力量,催人奋进

榜样是吊车论坛的光辉,激励人心

榜样在哪里?

榜样就在你我身边


4月23日,中国中铁“弘扬劳模精神·喜迎建党百年”劳模事迹巡回报告会武汉专场在中铁大桥局桥梁科技大厦隆重举行。


▲报告会现场


会上,中铁工程设计咨询王洪雨、中铁工业九桥王中美、中铁二院郑宗溪、中铁大桥局王吉连、中铁二局徐州、中铁大桥院高宗余(易莉帮代)、中铁建工吴亚东等7名劳模代表分享了他们建功立业、奋斗筑梦是吊车论坛的故事。


▲劳模合影


其中,中铁大桥局七公司党委书记、执行董事王吉连以《不忘初心,建桥报国》为题,讲述了他个人成长与企业发展的历程。



让我们一起聆听

王吉连的劳模故事


▲王吉连作分享


参加工作38年来,我一直怀揣着建桥报国的初心,从现场的技术员,到大型桥梁工程的指挥长;从立志建桥报国的追梦青年,到中国中铁三级企业负责人。在投身桥梁建设事业、企业改革发展过程中,我一路奋斗、收获满满! 



不忘初心,为祖国建更多更好的桥,激励我不断前行

我是一名“桥二代”,从小就随父母辗转建桥工地,见证了中国人自力更生修建南京长江大桥、枝城长江大桥、山东齐河黄河铁路大桥的历程。父辈们战天斗地、奋发图强的拼搏精神震撼着我。那时,我看到的最美的风景是热火朝天的建桥工地,听到的最美的声音是桥工号子,最敬仰的是工地上挥汗如雨的桥工们,最向往的是将来当一名桥梁工程师,为祖国建更多更好的大桥。

学校毕业就来到大桥局并参加了武汉长江二桥的建设。当时工地水中墩施工最艰苦,有些人不愿意去,而我主动申请到水中墩工点,因为在那里比岸在上学的东西更多,这一干就是三年。有一次长江突发洪汛,10号墩钢围堰浮运着床前发生重大险情。固定钢围堰的钢缆接连绷断了2根,造成围堰部分隔仓损坏进水,随时有倾覆的危险。我和同事第一时间冲到十号墩遇险现场,边紧急加固边探摸损毁情况,获得第一手资料。在与领导和专家商讨方案时,我提供许多建设性意见,前后6天5夜,我没离开抢险现场一步,在惊心动魄的抢险过程中,始终作为骨干冲在最危险的地方,带领班组做最艰苦、最危险的救治作业,直到围堰扶正并安全着床下沉。

还有一次7号墩最后一根钻孔桩施工时,钻头掉入孔底并被泥沙掩埋,工程队前后派三拨人马,忙了十一个月也没能捞出钻头。这时队领导派我前去打捞钻头,我压力也很大,但这是信任,不能退缩。我利用技术人员统计分析优势,仔细观察后发现,每次吸泥后都会有粉砂涌入钢护筒,致使钻头无法被提出。经过反复吸泥试验并分析研究,我认为是钢护筒第六节焊缝开裂导致粉砂一次次涌入。于是我找来棉絮,让潜水工下潜9米探摸,发现了裂缝并顺着裂缝把棉絮塞进去,再吸完泥沙时,就没有泥沙再涌入,钻头露了出来,又用7天时间,捞出了钻头,消除了阻碍北岸工地施工的拦路虎,也因此,我荣获二等功。

我深知“建桥报国”不能仅有一腔热情,还要有一流的技术本领。我坚持自学、刻苦钻研,先后参加了石长铁路、武汉晴川桥、京珠高速、孝襄高速、合武铁路、汉宜铁路等重大工程项目的建设,从一名技术员逐步成长为项目经理、正高级工程师。



建桥报国,带领职工艰苦创业,打造建桥国家队

2010年7月,大桥局党委安排我担任武汉分公司总经理。当时分公司经营困难、项目亏损面大,工资靠借款,人心不稳。我知道,带领这样一个企业走出低谷,将是一段异常艰辛的征程。但我更知道,党员干部必须听党话,干出个样来才能不负重托。

我从基础、基层抓起,与每一位员工挨个谈心,到每个项目拉网式调研,举办了为期七天的项目管理大培训,来重振员工信心,并向各级领导和专家咨询、请教,初步形成了公司治理的思路。

2011年3月,武汉分公司改制成为七公司。我和班子成员一起,抢抓机遇,带队到优秀企业对标学习,制定出扭亏解困、夯实主业、一主多元“三步走”发展战略。

万事开头难。施工企业抓营销、揽任务是第一难!我提出全员营销理念,带着营销人员频繁往返于太原、宜昌、恩施等地,广结人脉,密集拜访,凭借大桥局的品牌实力和反复真诚的沟通,承揽到不少项目,终于打开了营销局面,让员工看到了希望。我亲自抓资质申报、升级工作,目前公司拥有26项自有资质,其中市政、房建、机电3项为总承包一级资质,取得了进入市场的“金钥匙”。这些年,七公司成功进入陕、甘、青、鲁及海南新区域,拓展了城轨、房建等新领域,实现了多元规模发展。

承揽项目难,管好项目更不容易!我坚定不移地落实“法人管项目”,强推劳务、资金、施组等十二项集中管控,刚开始时遇到很大阻力。2011年,七公司承建的武汉金桥大道跨京广铁路项目,是一项必须在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以前通车的“政治任务”。为确保项目总工期,我调减了履约不力劳务队伍的部分施工任务,增加一支队伍参与施工。这一系列举措,为公司带来了发展所需的风清气正好氛围。

一直以来,我坚持诚信经营,用智慧和汗水铸造精品,靠真诚与进取赢得信赖,带领项目团队克服重重困难。在太原,我们发扬“吃三睡六干十五”的拼搏精神,先后建成造价均在10个亿左右的太原北中环桥、摄乐桥、晋阳桥、迎宾桥四座汾河桥,6至8个月完工,创造了同类桥梁最快施工纪录,展现了“要干就干最好、要争就争第一”的企业形象。

随着经营规模扩大,七公司从2015年开始,积极探索推行生产经营一体化的片区分公司建设机制,延伸管理臂长。目前,公司成立了华北、武汉等5个片区分公司,房建、城轨2个专业工程分公司,测量、试验等5个服务保障分公司,有效解决了企业规模扩张后管理跨度大的难题。

十年磨一剑。在集团公司大力支持和七公司全体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七公司快速发展壮大。年营销额从成立之初的10亿到2020年的150亿,年营业额从6亿到52亿,效益从弥补亏损到年净盈利7300多万,员工人数从280多人到近1200人;在建项目从7个到52个,公司乔迁至新办公大楼、结束蜗居。此外,公司还荣获全国文明单位、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019年进入中国中铁“专业工程公司20强”,今年获批“全国五一劳动奖状”。



牢记使命,听党话跟党走,展现央企担当

危难之时显担当。2019年10月,武汉市承办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横跨京广铁路的武汉青菱斜拉桥是杨泗港快速通道的配套工程,那年3月20日,原施工单位仅完成了主塔墩基础施工,余下一年的工程任务要在军运会前六个月完成近乎不可能。这时,武汉市及业主领导将期待的目光投向了我们。依靠中铁大桥局品牌优势和技术实力,七公司毅然决然接下这项艰巨任务,与专家、项目团队一道精心优化了十项方案、定措施、上资源、抓落实,每周我至少三次到现场督察施工情况。经过170天日夜奋战,上部结构施工及桥梁转体快速完成。10月8日,项目按期通车,我们做到了“把不可能变为可能”。

2020年初,新冠疫情肆虐,武汉封城,交通停运。按照中铁大桥局党委指示,我主动请缨,半天时间快速集结3支突击队共计1800多人,装卸调运国博防疫物资,完成火神山医院病房加固、电力安装调试工作;奋战58小时完成长航、梨园、新华三家医院的病房改建及加装病床;用建大桥的心志和组织力快速施工,奋战3天3夜交付“汉口北方舱医院”,共提供2440张病床,为实现孙春兰副总理提出的“不能人等床,只能床等人”目标打下好基础。封城期间我们利用公司信誉,千方百计筹集各类资源完成任务。让我最难忘的,还是参加长航、梨园、新华3家医院病房改建。我们入场时医院已经收治了新冠肺炎确诊病人,在我们之前已有三拨作业人员因此离场,这让我们的突击队员心生畏惧。说实话,我当时的压力很大,这么多员工万一有人感染,怎么向他们家人交待!但是,中铁大桥局是“共和国长子”、驻汉央企,在党和国家最需要的时候,我们必须得冲锋在前!

我们坚持“党建引领、文化领航”,以全面从严治党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我提出“把咱们的企业建设得像军队、像学校、像家庭”。当年开工、当年完工的“太原速度”,同心鏖战峡江天堑的“香溪铁军”,勇于亮剑、敢于担当的武汉“青菱速度”,主动担当、抗击新冠的大无畏集体英雄主义的“战疫精神”,体现就是像军队那样的执行力和战斗力;公司连续多年针对企业发展短板开展春季全员大培训、各职能系统岗位练兵,涌现出中国质量工匠藕长洪、湖北省“荆楚工匠”杜操等一大批优秀团队和模范人物,体现了像学校那样的学习力和成长力;我们推行优秀青年购房帮扶制度,55名优秀青年员工拿到免息购房首付款456万元,举办青年员工相亲联谊会,推行幸福之家“十个一”工程,体现了像家庭那样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回顾自己的成长经历,我非常庆幸自己生长于这个伟大的时代,没有辜负组织的重托和职工群众的信任。我也很感恩股份公司和集团公司这个优秀的平台,感恩组织上给我这么多、这么高的荣誉:“火车头奖章”、中国中铁劳模、湖北省劳模,特别是2020年荣获全国劳模并在人民大会堂近距离聆听习总书记讲话,我感到无上荣光。

回顾企业的发展历程,大桥局作为新中国为修建武汉长江大桥而专门成立的桥梁建设专业队伍。中铁大桥局的发展史,就是一部新中国桥梁建设事业的发展史。我们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建好每一项工程,就是报党恩、报国志、服务社会的最好体现!

作为中国中铁30万名劳动者的平凡一员,我将始终牢记建桥报国的初心使命,继续带领七公司广大干部职工,发扬“开路先锋”精神和“三牛”精神,奋力开启下一个辉煌十年创业征程!



据了解,本次劳模事迹宣讲活动是股份公司党委党史学习教育、庆祝建党100周年系列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旨在大力宣传和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进一步激发广大员工建功立业的奋斗热情和拼搏精神,进一步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风尚。


图文:徐洪江



吊车圈    吊车群

        吊车圈               扫码加入千人吊车群


(责任编辑:中国吊车网)
下一篇:

【三局建筑】工程人的节日|立秋,开启一场收获之旅!

上一篇:

中铁大桥局集团【建桥红色故事】周总理与郑州黄河大桥的故事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