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8690507177

中铁大桥局集团【我为党旗添光彩】鳊鱼洲头优等生

2021-05-22 12:23:07浏览:282 来源:中铁大桥局集团   
核心摘要:鳊鱼洲畔,大桥成长,建桥人亦在成长。


初春是25吨吊车多少钱一台的黄梅,迎来了一年中最美是25吨吊车多少钱一台的时候——成片是25吨吊车多少钱一台的油菜花开成了“海”。

乘车行驶在黄广大堤上,伴随阵阵花香,雏形初现的安九铁路鳊鱼洲长江大桥进入视线。正在冲刺建设中的鳊鱼洲长江大桥,从两岸伸出修长有力的双臂,准备在江中“牵手”——大桥,就要合龙了。


▲建设中的鳊鱼洲长江大桥


时隔两年,我再次见到中铁大桥局七公司安九铁路项目部项目经理徐亮。不同于两年前的紧张、焦虑,这次无论是神态还是话语,他明显放松了许多。

“大桥快合龙了,最难啃的骨头就要啃完了。”徐亮笑着告诉我。



安九铁路鳊鱼洲桥是七公司参建的第一个高铁桥梁项目,七公司主要负责大桥正桥北汊航道桥施工及黄梅岸主航道桥上部结构施工,于2018年初正式开工。

就工程量来说,七公司只负责北汊桥施工,“量”不大。但对整座大桥来说,几个技术难点之一就在这座“小桥”上。

仅仅就基础施工而言,这一段光桥墩就有24个,其中水上墩8个,洲上墩11个,剩余5个分布在长江大堤两侧。不仅地质情况复杂,而且涉及的结构形式多、工艺工法多。

面对复杂的施工条件、严苛的工期要求,大桥基础施工推进举步维艰。

彼时,正忙于第七届世界军运会配套工程武汉“四桥”提升项目的徐亮,突然接到了公司调令。

“安九工程作为公司第一个铁路桥梁项目,顺利干下来没那么容易。作为一名党员,既要能承压,更要团结项目上的年轻人,真正把担子担起来,把局面扭转过来,把项目干下来。”时任七公司总经理王吉连在电话里叮嘱道。

带着领导的嘱托,肩负沉甸甸的使命,徐亮前往安九项目部。


▲建设中的鳊鱼洲长江大桥


徐亮个头不算太高,清瘦斯文,戴一副眼镜,乍一看好像和工程不沾边儿。1988年出生的他,是一名不可不扣的桥梁专业“优等生”。

18岁,正在读高三的徐亮,作为优秀学生代表,被推荐入党。他还记得,入党前,是由县委组织部找他进行的入党前谈话。同年,他就以优异成绩考入华中科技大学道路与桥梁专业。

经过4年的学习深造,2012年,刚毕业的徐亮没有犹豫,选择加入中铁大桥局。

不过,刚入职那几年,徐亮可是没和桥梁摸上边儿。

2012年到2018年,他先后在武汉化工新区铁路、武汉硚孝高速、武汉地铁8号线、太原迎宾桥等项目历练,学技术、钻管理。短短几年时间里,他由一名现场技术员逐渐成长为项目总工。

2018年7月,身在太原的徐亮,接到公司调令:武汉“四桥”提升工程开工,要求立即赶往武汉,全力以赴干好此项工程。这个项目还是一个政治工程——2019年11月,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将在武汉召开,四桥(白沙洲桥、长江二桥、二七桥、天兴洲桥)不仅是运动健儿们前往运动场馆的必经之路,更是展示武汉形象的“名片”,彩化、亮化、美化工程,哪一项都马虎不得。

徐亮对数字总是记得特别清楚:“当时最难的是二桥。2018年10月3号开工,2018年12月31号要完工。”

“二桥”是武汉市二环线的过江通道,业主要求施工中不能中止交通,而且施工涉及护栏、人行道和路面沥青、伸缩缝等的维护,工序繁杂,安全风险非常大大。为了确保通行和施工的正常同步进行,作为项目总工、副经理(主持工作)的他提出:分三次打围,每次分二股道进行施工。

“工期只有3个月,但就那么两股道,高峰时期我们的工人有近300人。”为了确保工人和市民行车安全,除了在全线安排专人对安全设施进行维护,对安全风险进行监控和排查外,徐亮还想办法调集资源,集中接送工人上下班。

为了第一时间解决现场问题,施工的3个多月里,徐亮他们就住在桥下的板房里,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哪怕家就在武汉,也难得回去一次。

二桥恢复通车的前两天,武汉大雪纷飞,凌晨三四点钟,冒着纷飞的雪花,徐亮带人上桥把雪铲干净,干干净净、顺顺利利把二桥交回市民手中。


▲武汉长江二桥


忙完武汉二桥,接着是天兴洲长江大桥、二七长江大桥、白沙洲长江大桥。眼看着几个亮化工程都快完工,徐亮想着,下半年就可以从自己维护的桥上去看军运会了。

谁知,2019年5月31日,正在召开白沙洲桥工程推进会的他接到了公司领导打来的调任电话。

王吉连几乎没给他留交接的时间。电话里,他向徐亮交代了安九的现状及亟待解决的问题。并告诉他,尽快起身,越快越好。

于是,第二天,徐亮就坐火车进安九铁路工地。

路上,徐亮已经预想过,此番前往要面临很多困难,但他没想到竟然有这么多:施工进度上,标段内一共24个桥墩,1至11号墩只完成了两个墩帽;水上8个墩,只完成了一个围堰;跨黄广大堤的22、23号墩,承台施工搁置,若不在枯水期抢出来,汛期将会遭遇极大风险……相对滞后的施工进度,又导致其他各项工作推进更困难。

挑战一环扣一环。

徐亮深知恶性循环可能导致的后果。他快速理清思路,重点从三个方面将工作理顺:首先,对全线施组进行重排,按照业主要求倒排施工计划,调整资源配置,保现场抓进度;其次,全面复盘项目经营状况,梳理各项合同,强化设备、材料、用工管控,抓好成本控制;最后也是最重要的,稳团队、聚人心,除常规领导班子成员外,依据施工区域配备4名副经理、4名副总工,给年轻人压担子的同时抓考核激励。

在徐亮的快速调整和以身作则下,项目进度很快赶了上来:铺桩头以往需要8天,现在只用了5天;最为繁琐的桩检,以往通常需要45天,在项目部的多方协调下,现在只需自检1天、报检1天;原来一个墩帽施工需要3个月,现在只需1个月;水中主墩17号墩抢在汛期来临前完成了承台出水,施工进度受到业主肯定……


▲建设中的鳊鱼洲长江大桥


就在一切工作慢慢步入正轨,项目部准备撒开膀子大干的时候,谁都没有想到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了。

武汉封城时,徐亮正在孝感老家。被困在家里,徐亮心急如焚:还有几个墩身尚未出水,若这样一直窝在家里,势必是在汛期前赶不出来了,那么后续的主塔、架梁施工也务必会往后延……得赶紧想办法赶回工地。

经过多方联系,2020年2月25日,在政策允许的情况下,徐亮只身一人率先返回项目部,并协调其他同事陆续返岗。

3月中下旬,政策渐渐放开,项目管理人员悉数返岗,项目正式复工。但因为大多数作业工人尚未返岗,项目还达不到大干条件。

鳊鱼洲桥一头连着湖北黄梅,一头连着江西九江。当时,九江疫情较轻,解封更早一些。徐亮便和同事想办法,在九江包了一家酒店,从疫情较轻地区返岗的工人,可先在九江的酒店隔离,隔离期满立刻可以进入工地。

“工人提前到酒店隔离,就相当于抢下了一部分工期。”徐亮回忆,“汛期来临前,12至15号墩全部在汛期前完成承台出水。”

令徐亮没想到的是,疫情逐渐稳定了,2020年的超长汛期来了。

七公司负责的施工区域内,有11个墩子都在鳊鱼洲上,当时正赶上简支梁施工。眼看洪水迟迟不退,徐亮心急如焚。

办法不是等出来的。徐亮找到协力队伍,一起商议解决办法。在大家的支持下,项目部靠人工把钢筋抬到栈桥上,再用小船将钢筋运到洲上,再用绳子提到梁上进行施工。简支梁施工在艰难中缓缓推进。

9月,持续了两个多月的洪水终于退却。徐亮他们的“好日子”终于来了。

憋了两个多月,项目部连续举行“大干60天”“大干120天”“大干80天”劳动竞赛,变更部分施工组织设计,上部结构施工进度快速提升。

“特别是今年春节期间,管理人员和工人拧成一股绳,一起留守工地过年,全力推进混凝土现浇梁施工,最终确保大桥建设工期总体满足业主要求。”

工期总体可控,徐亮终于不用那么焦虑了。眼下,只要按照施工组织计划推进,接下来的日子“都不会太难过”。

虽不再啃像基础施工那样的硬骨头,但徐亮知道,还有一项重要工作等着他:牵头做好技术总结、生产组织、经营管理、人才培养等方面工作。经过近三年的沉淀,作为一名项目经理,徐亮对于大桥建设意义,以及自身肩负的责任,有着清醒的认识和更加长远的思考。

鳊鱼洲畔,大桥成长,建桥人亦在成长。




文字:王小梅

图片:作者提供 资料图片



吊车圈    吊车群

        吊车圈               扫码加入千人吊车群


(责任编辑:中国吊车网)
下一篇:

【中交一公局海威工程建设有限公司】海威公司:“一面旗”激活“一盘棋”

上一篇:

中铁大桥局集团【建桥红色故事】南京长江大桥建设中,他用生命挺起了建桥人的“蓝色脊梁”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