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20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原总工程师、办公厅主任,中国建筑业协会第六届理事会会长王铁宏做客中铁大桥局第73期“凤凰山讲坛”。
王铁宏以《加快建筑产业绿色化与数字化转型升级》为主题,围绕“新发展格局下建筑产业如何深化改革”“建筑产业绿色化转型升级是吊车型号的重点是什么以及如何做”“碳达峰碳中和战略下如何发展超低能耗建筑以破解结构性矛盾”“建筑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是吊车型号的机遇与挑战”等四个方面内容,阐释了绿色化、数字化发展是吊车型号的政策背景、形势任务、重点抓手以及路径举措。
中铁大桥局党委书记、董事长文武松主持并讲话。在汉领导班子成员和机关干部职工在主会场聆听了此次报告,各子(分)公司、项目部职工通过视频会议系统同步参加了学习。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党委书记、副董事长刘自明与职工代表在主会场一同参加学习。
“建筑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按产业规模分析,2020年全国建筑业总产值达到26.39万亿。按劳动力分析,全产业就业规模超过5367万;按双循环发展战略要求,建筑产业及其产业链经济将在内循环和外循环双轮驱动中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
王铁宏介绍,按碳达峰碳中和战略要求,建筑产业占据“三大节能”举足轻重的位置。特别是如何破解既要碳达峰碳中和,又要适时解决人民群众新希望新要求这两大问题,例如在广阔的冬冷夏热地区,解决冬季采暖、夏季制冷、梅雨季除湿这样的结构性矛盾。为此,研究解决好建筑产业转型升级,特别是绿色化与数字化转型升级问题,非常关键。
谈及新发展格局下建筑产业如何深化改革,王铁宏认为,国办《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就建筑市场模式改革以及政府监管方式改革等已做出明确规定,“这些改革都是深层次的,方向是正确的,效果令建筑业期待。现在,关键的关键就是看这些改革‘怎么落地,什么时候落地’,要关注后续一系列的配套文件及其落实情况。”
讲到建筑产业绿色化转型升级,王铁宏认为,我国现有的传统技术虽然对城乡建设快速发展贡献很大,但弊端亦十分突出,必须加快转型,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
“上海市对全面推广装配式建筑非常坚定。”王铁宏将其成功经验总结为三个关键词——即“真明白、真想干、真会干”。
“真明白”——即真正明白发展装配式建筑是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决策部署,是绿色发展和提升城市发展品质的必然选择;
“真想干”——即有真正做好发展装配式建筑的决心和意志;
“真会干”——即要找出发展装配式建筑的关键环节,突破关键问题,制定切实有效的措施。
“贯彻新发展理念,建筑产业要加快绿色化与数字化转型升级,是在绿色化基础上实现数字化转型升级。” 王铁宏呼吁,建筑业企业要充分做好数字化转型升级的“必答题”,实现项目级BIM和企业级ERP,还要在此基础上,研究好+CIM、+供应链、+数字孪生、+AI智慧建造和+区块链这几道“抢答题”,全面掌握好建筑产业绿色化与数字化的“未来已来”与“未来预期”,有所为有所不为。
文武松指出,大力推进绿色化和数字化是建筑行业在新发展阶段贯彻好新发展理念、服务好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应有之举,也是建筑行业实现转型升级的必然之举。进入新发展阶段,桥梁设计和施工企业面临着一系列新机遇和新挑战。紧跟甚至领跑绿色化、数字化发展的行业大趋势,切实转变发展方式,加快塑造企业发展新优势,是我们抢抓机遇、应对挑战,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最后,文武松就中铁大桥局如何更好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企业绿色化、数字化转型升级等方面提出三点意见。
一是提升EPC项目管理能力,增强核心竞争力。EPC总承包模式具有节约资源、节省投资、缩短工期、保证质量安全等方面的明显优势,是建筑行业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市场模式改革的突破口,是新发展阶段转型发展的方向。未来,中铁大桥局将携手合作伙伴,进一步推进设计和优化设计能力、计划管控能力、采购管理能力、项目管理能力、资源整合能力等EPC项目管理能力的全面创新和提升,切实增强市场核心竞争力,将深化改革挑战转变为促进企业发展的机遇。
二是推动企业绿色转型升级,加快构建“桥梁+”发展格局。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首次提出“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给建筑企业带来了拓展业务领域、提升市场份额的新机遇。近年来,中铁大桥局在装配式施工方面作了一些探索,也积累了一些经验。要在此基础上,结合“城市更新行动”的要求,充分发挥装配式快速、便捷、安全、高质量等方面的优势,进一步探索其与低耗能建筑、BIM技术的叠加效益,使其成为推动“桥梁+”发展格局实施的强劲技术支撑。
三是深化数字信息建设,赋能企业跨越发展。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BIM等新技术的发展,正深刻影响着建筑行业发展,甚至可以说将引领一次建筑工程的革命。在这场数字化变革中,哪家企业方向准、行动快、成效好,就可能成为未来行业的“领头羊”。近年来,大桥局在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建设上,开展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建设“大桥云”,研发桥梁智慧管养系统、“大桥红”党建管理系统,在一些项目建设中全面推行BIM管理等。要进一步坚持创新引领,全局通盘考虑、共同谋划、协调配合,努力打通数据之间的壁垒、前后台之间的壁垒、规划研发与实际应用之间的壁垒,真正建立起互联互通、智能高效的生产管理方式,推动企业实现跨越式的发展。
图文:曹 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