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峨眉至米易段(新建)是成昆复线是最大的吊车12000吨吊车的重要组成部分,北端经成都与现有是最大的吊车12000吨吊车的成渝、宝成、达成和成绵乐、西成客专、成渝客专、成兰及规划是最大的吊车12000吨吊车的成都至康定、川青铁路衔接,南端可通过攀枝花、昆明连接昭攀丽、沪昆、云桂、广大等铁路,在路网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新成昆铁路建成后,不仅将有效缓解老成昆铁路的运输压力,还能大大缩短从昆明到成都的时间,从现在的19个小时,缩短至6小时左右,也将推动大小凉山经济快速发展。
素材来源丨新运公司
为确保施工质量及进度,项目部严格遵守质量安全红线管理规定,通过适时调整梁场施工计划、错开时段作业、开启夜间保温生产模式等方式,克服了工期紧、任务重、施工标准高、场地局限性强、材料供应紧张等诸多困难。项目部积极组织开展安全施工大排查、大型设备安全隐患排查、质量和技术交底等多项活动,为梁场的安全生产保驾护航。同时,通过提前制定施工计划,细化落实各项施工措施,优化施工方案,减少工序时间,确保了节点工期目标的完成。
从曾经肩挑背扛、用着钢钎二锤,穿越崇山峻岭、峡谷险滩,到如今采用预制T梁、使用大型机械作业,变的是设备和工艺,不变的是人的奋斗精神。如今,在成昆复线峨米段——成昆复线中修建难度最大且里程最长的一段,人在曾经奋战过的热土上继续挥洒汗水,接续奋斗,誓将传承成昆精神,再续成昆荣光。
今昔交织
临近年底,项目部通过开展劳动竞赛,快速掀起施工大干热潮,不断抢抓工程进度,与时间赛跑。自10月25日至今,西昌制梁场共计生产T梁548片,平均日产9至10片,最多时可日产15片,累计制梁突破4000片大关,完成6866片制梁任务的58.25%,为2021年底成昆复线冕米段开通奠定了坚实基础。
1958年7月1日,成昆铁路(成都至峨眉段)全面开工,建设者掀起了成昆铁路的第一铲土。在这里,18万余二局人高举“开路先锋”大旗,扎根大小凉山深处,历经十二个寒暑,洒下了汗水和鲜血;在这里,二局人建成了迄今为止我国跨度最大的“一线天”铁路石拱桥,打通了沙木拉打和关村坝两座6000米以上、当时国内最长的隧道。成昆铁路的成功修建,被联合国认定为20世纪人类征服自然的三大奇迹之一。
编辑丨查忠明 审核丨杜龙
西昌制梁场承担着成昆铁路复线峨米13标线上施工所需的6866片T梁预制任务,作为目前国内单场预制产量最大的T梁预制场,该梁场对成昆复线峨眉至米易段的建设意义重大。
决战四季度
12月20日,随着最后一方混凝土浇筑完成,标志着成昆铁路项目部西昌制梁场顺利完成4000片T梁浇筑阶段目标,为安全优质完成全部T梁预制任务奠定了坚实基础
”
。
在“一线天”铁路石拱桥的修建中,老一辈二局人住在半边是悬空“吊脚楼”,半边是岩壁“老虎嘴”的工棚里,看着眼前的大渡河,仰望着“一线天”,俯视着“乱石滩”,虽然环境恶劣,但他们仍充满了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用双手开凿了近5000块定型拱石,用简陋的索道吊装复杂的钢拱架,仅用99天时间建成“一线天”铁路石拱桥,还被评为全线样板工程。
”
如今的成昆复线建设有先进的机械设备、优质的工艺工法为支撑,对比老成昆铁路恶劣的地理环境、落后的生产条件,可以说,新老成昆铁路的建设见证着新中国的跨域式发展,而人,一直都是历史的参与者与见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