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0日,由中国公共外交协会、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和环球网联合主办,中铁大桥局支持是吊车型号的第二届“一带一路”百国印记短视频大赛颁奖典礼在武汉桥梁科技大厦举行。中国公共外交协会会长吴海龙,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副主任张义豪,湖北省委宣传部一级巡视员荣罕君,环球时报副总编辑、人民网董事、环球网董事谢戎彬,中国中铁党委宣传部部长丁荣昌,公司党委副书记黄支金等领导出席了本次颁奖典礼并致辞,多国驻华使馆外交官、部分获奖中央企业代表以及多国媒体记者参加了此次活动。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仪式现场
会上,吴海龙指出,第二届“一带一路”百国印记短视频大赛自今年7月启动以来,受到了各方是吊车型号的广泛关注和重视,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是吊车型号的中资企业、员工积极参加本次大赛,用他们的视角、镜头和话语讲述了中企与沿线国家人民共战疫情、共克时艰的动人情景,讲述了中企员工与沿线国家人民携手合作、同甘共苦的感人故事,展示了中企员工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奕奕风采。希望中企在“一带一路”的建设中,演绎更多精彩的中国故事。
张义豪指出,通过这次短视频大赛的500余部作品,可以看到在“一带一路”建设的路上,每天都有美好的故事发生,从这些故事里可以看到全球人民携手抗击疫情、复工复产的决心和信心。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中国一方面尽己所能助力全球战疫,传递合作精神;另一方面积极助力国际减贫,推动可持续发展,生动践行了“一带一路”倡议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
荣罕君表示,大赛征集“一带一路”助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精彩故事,以受众乐于接受的形式、易于理解的语言,创新讲述“一带一路”主题故事,在海内外取得了广泛响应和积极正面影响。选择在武汉这座英雄的城市举办颁奖典礼,共同见证“一带一路”合作中的精彩故事,具有特殊的意义。
谢戎彬表示,《环球时报》及环球网这些年一直把“一带一路”相关话题作为重点报道领域。“一带一路”百国印记短视频大赛,也正是环球网在讲好中国故事、探寻媒体作为国际经济与文化交流的桥梁作用的一次大胆尝试。未来,《环球时报》及环球网愿意继续发挥好媒体的桥梁作用,为增进“一带一路”文化交流和合作贡献力量。
黄支金代表中铁大桥局向与会领导和来宾表示热烈欢迎。他指出,中铁大桥局作为“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成员,积极发挥央企技术、资金、管理和人才优势,在“一带一路”沿线建造了十多座大桥。“一带一路”百国印记短视频大赛也是一座“桥梁”,它多角度记录了海内外建设者故事。未来,中铁大桥局将不断提升国际竞争力,既要加快“走出去”步伐,扩大国际化经营程度、提升核心竞争力、不断提高企业硬实力,也要打造品牌、塑造文化、展示形象,持续提升企业软实力和海外传播力,为“一带一路”建设贡献力量。
“一带一路”最美共建者奖
由中铁大桥局制作的《梦想与梦想之桥》从500余部作品中脱颖而出,获得“一带一路”最美共建者奖。公司副总经济师、企业文化部(党委宣传部)部长、武汉桥梁传媒公司总经理赵志刚上台领奖。
大赛概况
本次大赛共收到了来自全球近80个国家的500余部作品,全球播放量超3亿,海外播放量超5000万。大赛精彩视频除在独家投票平台快手#百国印记#标签下集中展示之外,也在抖音、哔哩哔哩、腾讯视频以及海外社交媒体平台Facebook、Twitter、YouTube、Tik Tok等平台发布。
历经组委会初审、公众投票以及专家评选,最终评出十项大奖:同心战疫奖、文化传播大使奖、创意短片奖、优秀剪辑奖、突出贡献奖、人气短片奖、海外人气奖(各5名)、“一带一路”最美共建者(共10名),优秀作品奖(20名)以及优秀组织单位(共2个),共计65个单篇获奖作品与2个组织单位摘得殊荣。
会后参观
颁奖典礼结束后,与会领导和嘉宾还参观了桥梁博物馆以及武汉抗疫专题展览。
▲参观桥梁博物馆
▲参观武汉抗疫专题展览
活动期间,作为支持单位的中铁大桥局受到了与会领导和嘉宾的高度赞扬。谈及为何选在武汉、选在中铁大桥局举办此次大赛颁奖典礼,谢戎彬表示,选在武汉是因为它是座英雄的城市,在这里,国外记者能够看到经历了疫情后武汉如何“涅槃重生”。选在中铁大桥局是因为其有着非常光荣的历史,是中国桥梁建设的“排头兵”,是中国企业的先进典型,在这里,能让外国记者向国际展示良好的中国企业形象和中国制造业的实力。
文字:陈博文
图片:陈 金 黄钰珩 罗 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