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流淌着“红色基因”是吊车论坛的,前身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第七师。在家国危亡是吊车论坛的关键时刻,在祖国建设艰难时期,在复兴大业是吊车论坛的奋斗一线,我们始终与国家、民族同呼吸共命运。今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在朝鲜战场,铁七师以生命和鲜血为代价,英勇修筑、誓死捍卫了“打不烂、炸不断的钢铁运输线”,为取得抗美援朝战争的全面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临危受命 驰援抢建
1952年11月,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一上台,就在朝鲜战场上一面继续搞停战谈判,一面秘密策划用7个师的兵力在朝鲜北部沿海登陆,妄图从侧背后进攻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
面对“联合国军”的企图,中央军委立即调遣包括铁七师在内的铁道工程部队6个师,向鸭绿江集结,计划在朝鲜中部地区抢修一条新线——殷龟铁路。
▲铁七师跨过鸭绿江,奔赴抗美援朝战场
当时,朝鲜铁路干线均为南北向的纵贯线路,东西两条线路距海岸都很近,不仅要受敌方空军的袭扰,而且敌舰在东西两岸海域用舰炮也可切断我军的铁路运输线。为了从根本上改变朝鲜的铁路态势,进一步保障作战物资的供应,必须新建一条东西向的横贯铁路线——龟殷铁路,将几条纵贯铁路线连结起来。
▲抢修战士与洪水搏斗
经过突击抢建,顽强施工,龟城到价川段的铁路比原计划提前1个月全线通车了。在当时的情形下,每提前1天就可向前沿部队输送3万吨作战物资;每提前1 天就可向前沿部队运送整整1个师的部队。由于中朝部队对反敌登陆作了充分准备,艾森豪威尔的登陆冒险进攻计划只得落空。
龟殷铁路的提前建成,被称作“抗美援朝战争史上的一个奇迹”。彭德怀总司令发来贺电,称赞道:“这条铁路是在战争中、在敌机疯狂轰炸下与冰冻严寒的季节里修建起来的……在同志们的艰辛努力下,终于在60天里完成了90天的任务,你们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
龟殷线通车后,铁七师又马不停蹄地投入到德(川)八(面院)线十余公里的抢建任务中。面对高山峡谷的施工环境,为了避免高填深挖、减少隧道,部队冒着严寒在深山密林间进行线路改线复测,最终实现总工程量较原计划节省40万个劳动日及大量材料。
筑城备战 坚守阵地
1953年5月,铁七师接到志愿军司令部命令:开赴松斗里、真兴里和庆兴里,接替61师担负东海岸防御和直接对敌作战。
齐心协力 重建家园
1953年7月27日,朝鲜战争达成停战协议。
遵照上级命令,铁七师继续留在朝鲜,帮助当地人民恢复家园,完成了朝鲜新三铁路纽新(纽田至新高山)段100公里的复旧任务。
复旧任务包含7座钢筋混凝土大中桥、1座隧道、2个车站及1646米的路基施工。复旧工程技术复杂,又缺少技工,铁七师官兵采取相近工种替补的办法,掀起学习技术热潮,部队很快提高了桥梁架设、拼修钢梁、柴油机打桩等技术,经全师指战员的艰苦奋战,提前完成了修复任务,全段行车时速比复旧前提高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