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上方“中铁二十二局集团”关注我
随着第一列火车驶过赣江大桥,浩吉铁路正式营运通车!这一刻,中铁二十二局四公司参建者眼中泛起泪花!这泪水,是对这五年尝尽酸甜苦辣、忍辱负重后是吊车出租的释放!是经历跌宕起伏,奋起捍卫企业荣誉是吊车出租的诠释!是心中涌动是吊车出租的激情、血管奔腾的热血,是奋斗五年的完美呈现!
动检车辆通过赣江大桥
浩吉铁路是我国首条轴重最重、线路最长、覆盖面最广的煤运专用线。线路纵贯7个省(区),全长1814.5公里,是“北煤南运”新的国家战略运输通道。四公司承建的33标担负施工的蒙华铁路全长15.6km,包括2座1km以上的特大桥,7座连续梁以及临近京九线铁路高空堤、深水堑施工等。尤其是赣江特大桥,这是全路首次重载铁路大跨度刚构连续拱桥梁施工,结构复杂、技术难度大、施工风险高,是全线难点最多的重要工程。从2015年7月上场算起,尽管面临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奋战在施工一线的员工始终抱有恪尽职守、共克时艰的初心,早谋划、抓创新、控质量、重环保,确保了工程按期交工。
组织专家“会诊”
解决赣江大桥施工难题
全长2869.82米的赣江特大桥是国内单跨最长的连续刚构拱桥,其中,跨赣江的大桥主跨围堰底部在水面下21米,主桥主跨采用180米刚构连续梁结合钢管混凝土拱肋结构,连续梁最大截面高度10.5米,拱肋截面高度3米多。整座桥需在距水面30米的高空,跨越1082米宽的赣江,集跨度大、荷载重、高墩、高空作业为一体。给建设者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赣江特大桥景观
为此,四公司参建者调集具有实践经验的工匠,选择最优秀的工程技术人员,组成现场技术攻关组,会同有关专家多次“会诊”,先后组织召开技术研讨会达30余次,五次重大调整,最终确定了双壁钢围堰环封方案,破解了水下基础施工难题;通过强化线形控制,科学实施精准的配重和对薄壁墩临时支撑加固施工技术,破解了悬臂浇筑施工难题;采用特殊顶推技术,破解了梁的合拢施工难题;采用高位拱肋拼装,破解钢管拱肋安装难题。
赣江桥主跨合龙
2019年 1月15日,赣江特大桥主跨180米刚构连续梁拱肋顺利合龙,为我国重荷载特殊结构桥梁施工积累了宝贵经验。
发扬“敢为”精神
顺利实现二十二局第一转
同样是这座特大桥,2018年12月26日,跨度64米、转体重量2600吨的转体梁旋转34度,在京九铁路上空“握手”,开创了铁路桥梁施工在小曲线转体工程的先河。2019年5月7日,该桥胜利完成铺轨,为浩吉铁路建成通车扫除了一大“拦路虎”。
浩吉铁路跨京九铁路转体桥
京九铁路(吉水至吉安段)为繁忙干线铁路,列车运行密度大、间隔时间短,平均每5分钟就有1趟列车通过。在转体连续梁桩基施工中,70#桥墩桩基深达50余米,又处岩溶区地质复杂,不易成孔。而施工区域距京九铁路线仅为8米,施工风险极高,大型机械设备无法使用,一般钻桩设备在钻孔施工又无法达到要求。
浩吉铁路跨京九铁路转体梁
四公司的专家和技术攻关小组充分发扬“敢为”精神,经过一次次“头脑风暴”,最终研制出全套管全回转施工新设备,既省时又安全,有效地保障了行车安全和施工安全。同时,他们还加大安全保险装置工作,对吊架体系的安全行走、吊挂锁定、保险系统、绝缘系统实施优化调整,他们自行设计的联动遥控电动自走式吊架,对保护人身安全和缩短京九铁路的封锁时间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也给安全施工上了双道保险。
动检车辆通过赣江大桥跨京九铁路上行疏解线
随着“两个指针”的成功转体,蒙华铁路吉安赣江特大桥关键要道顺利贯通,为推进吉安赣江特大桥上跨京九铁路全线铺轨施工及确保2019年建成通车奠定了基础,填补了四公司和集团公司桥梁转体领域的施工空白,增强了企业核心竞争力,开创了二十二局转体工程新篇章!
像保护眼睛一样
保护老区的自然环境
除了技术难题,环保也是施工中的重点。项目进场之初,四公司的参建者就提出并严格遵循“不给青山绿水留沧桑,不给老区人民留遗憾”的理念,确立了“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老区的自然环境”的环保目标,为保证老区的青山绿水蓝天常在,建设者们更是煞费苦心!
建设中的赣江特大桥实现“青山绿水蓝天”
赣江特大桥穿越吉水城南水厂二级饮用水源保护区,位于取水口上游,如何保护赣江水体不受施工污染,成为摆在建设者们面前最大的难题。为了确保500余万人的饮水安全,项目部专门组建课题组进行攻关,建立了三重防护体系,设立专门垃圾箱、储备池,集中收集施工产生的固体废弃物、泥浆、钻渣等,远运到指定弃渣场处理,避免弃渣掉入江中;所有机械设备均在远离赣江的地点加好油料,定期检查保养,并在可能发生油料泄漏的部位垫好棉纱等防护材料,避免施工中油料泄漏入江中;在新建桥梁上游,赣江东西两岸搭设了长达1公里的栈桥,设立专人24小时实时监控,一旦发现可能发生的污染风险,立即处理。
赣江特大桥上行疏解线特大桥(吉安赣江特大桥分线)
同时他们还成立了“美丽赣江,有我力量”义务环保小组,定期到赣江打捞施工区域周边的漂浮物,对外界的污染进行治理,不仅保证了铁路建设,也守住了绿水青山,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绘就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
如今,火车的汽笛声回响在老区上空,这是速度与激情的完美演绎,这是铁路建设史上又一丰碑!犹如花束编织的玉带,更象一条彩虹搭在赣江两岸,在这片美丽的红土地上,赣江大桥风景如画,气势磅礴。这是一座桥的骄傲,更是四公司参建者挺起的脊梁,他们将继续迎接新的挑战,再创新的辉煌!(文字:窦曼、吴海舟 / 图片:于泽、温杰、苏佳辉、赵昆)
责 任 编 辑 | 王 钰
运 维 联 络 | 窦 曼
执 行 主 编 | 李便华 华建宇
主 编 | 孔祥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