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铁二十二局集团八月的鹏城,骄阳似火
,温度直逼40℃。在中铁二十二局深圳地铁
27号线项目的施工现场,比烈日更炽热的是建设者们的攻坚热情
。面对沿线穿越城市核心建成区,地下综合管线如
“蜘蛛网”般密集交错;施工区域周边高楼林立、人口密集,现场作业空间受限,施工难度远超预期;街道、社区、产权单位等多方关系错综复杂等难题,项目团队锚定年度目标,以“强执行、抓落实”为导向,迎难而上、挂图作战,持续推进项目建设。
穿越“管线迷宫” 科技赋能破解地下难题
深圳地铁 27号线项目途经多个成熟片区,地下埋藏着电力、通信、燃气、给排水等各类管线,部分路段管线年代久远、图纸资料不全,仿佛一座“地下迷宫”。为此,项目团队将摸清管线排布作为攻坚第一步,创新采用“三维探测+智能建模”技术组合拳,先联合专业机构使用多频电磁定位仪、管线探测仪等设备,对施工区域地下3米至15米范围进行全方位扫描,累计探测管线长度超9公里,精准定位各类管线,再通过BIM技术构建三维可视化模型,让工程人员如同“透视”地下一般,直观了解管线分布,为施工划出“安全红线”。
筑牢安全防线 智慧管理赋能项目安全
在安全生产方面,项目推行网格化安全管理体系,科学划分责任区域,配备网格员及监督员,严格落实
“三管三必须”要求,对重大危险源实施标准化、流程化、制度化管理,确保责任到人管控无死角。
针对风险分级管控,项目将作业精准划分为危险、关键、一般三大类,实施
“作业票全流程管控”,作业前核查人员、设备、环境等安全条件,签发作业票;作业中动态盯控;作业后确认安全方可闭环。目前,集团公司推行的AI电子作业票与设备上锁联动系统已落地应用,实现“无票不开锁”的智能防控,从源头筑牢安全防线,为项目施工生产保驾护航!
清凉沁一线 让“红色动能”助力项目建设
项目党支部以 “党员进班组”活动为抓手,组成“送清凉”小分队,将藿香正气水、凉茶、绿豆、西瓜等“清凉礼包”送到各工点和班组成员手中。“师傅们辛苦!高温天气施工,按错峰方案来,身体是第一位的!”党员们一边递上降温物资,一边细致询问班组作业节奏和身体状况,反复叮嘱大家牢记防暑要点。
针对夏季高温施工特点,项目党支部提前在班组休息区、作业面入口等显眼处张贴防暑降温小贴士,结合
“早晚错峰作业”制度,向班组工人普及高温防护知识,协助班组长调整作业间隙,确保“抢进度”与“保健康”两不误。
打通“协调壁垒” 多方联动凝聚攻坚合力
地铁施工,重在协同。
深圳地铁 27号线项目沿线涉及1个街道、4个社区、7个高层住宅小区及20余家单位,征地拆迁、交通导改、临时用地等协调事项繁杂。
为破解协调噪音扰民难题,
项目管理团队构建了 “三位一体”协同治理模式。由项目分管领导牵头建立“街道-社区-物业-业委会”四方联动机制,通过常态化对接形成“信息互通-快速响应-闭环处置”的诉求化解链条;同步实施技术创新与管理升级,对旋挖桩机钻头进行开合式改造并配备专职设备监管员,实现施工噪音污染的双重管控;在施工区域设置多维公示系统,除传统公示牌外,创新运用物业微信群“亮身份”模式,通过公开项目负责人24小时联络渠道,打造“直拨快办”的诉求响应通道,形成技术降噪、机制护航、渠道畅通的综合治理体系,为现场顺利推进提供了坚强保障。
面对高温和复杂施工条件,项目团队将继续脚踏实地,紧盯节点目标,一丝不苟抓好安全质量,持续优化施工组织和协调机制,全力保障三季度各项建设任务顺利推进。
内容来源:韩璐瑶编 辑:王静轩
执行主编:侯钦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