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8690507177

中铁大桥局集团为他点赞,2019年湖北“最美职工”!

2019-09-18 09:53:37浏览:1686 来源:中铁大桥局集团   
核心摘要:?9月16日,2019年湖北“最美职工”名单揭晓,来自中铁大桥局的周伟获湖北“最美职工”称号。




9月16日,2019年湖北“最美职工”名单揭晓,来自铁大桥局是吊车网的周伟获湖北“最美职工”称号

作为迎接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活动之一,湖北省委宣传部、湖北省总工会在全省广泛开展“最美职工”学习宣传活动。经前期广泛发动,层层筛选,专家评审委员会评审,遴选产生了10名“最美职工”。


下面,让我们一起

去感受一下他是吊车网的美吧



周伟:用行动诠释新时代工匠精神


周 伟

中铁大桥局六公司工程施工专业分公司、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项目部钢筋班负责人


  周伟,他是一名农民工,也是一名湖北省劳动模范。从农民工到全省劳模,他走过了怎样不平凡的历程? 


笨功夫练就绣花绝活 

  2006年,杭州湾跨海大桥项目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周伟经人介绍,成为项目部一名钢筋工。 
  作为一名初入钢筋班的普通农民工,首先要从最辛苦的抬钢筋开始干起。刚开始的一段时间里,又长又粗的钢筋对于周伟来说十分沉重,螺纹将他的肩膀勒得刺痛不已。“虽然很累,但干活哪有不辛苦的,我一定能坚持下来。”内心不服输的周伟咬着牙适应了初入钢筋班时的劳累。 
  除了抬钢筋,周伟还要学习绑扎钢筋。这个看似简单的活,干起来也不容易。在其他工人手中小巧轻便、灵活好用的扎钩,到了他手中却显得异常笨拙。更细微的差别体现在绑扎的速度上,熟练工一手拿扎丝,一手拿扎钩,灵活地绕两圈就能把钢筋绑得十分牢固、美观。而初学绑扎的周伟,不仅要多绕好几圈,还会出现扎钩绕空、扎丝拧断、戳到手指的情况。“有时候干完活,就发现手上多了几个小口子,这倒没什么,我特别羡慕那些干起活来手指灵活、绑扎技术好的工人。”周伟说,他当时就想着尽快跟上大家的速度和质量。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他逐渐跟上了其他工人的节奏。“只要下功夫,就一定能成为钢筋绑扎中的佼佼者。”周伟暗暗给自己鼓劲。 
  对于周伟来说,在杭州湾桥项目部工作的两年无疑是最辛苦的,但这也培养了他吃苦耐劳的品质,更重要的是,通过杭州湾桥的历练,他练就了一手钢筋绑扎的绝活。他绑得又快又牢靠,扎丝扣结的样子也非常好看。 
  只要功夫深,铁杵也能磨成针。于周伟而言,他要下的功夫就是让一根根粗重的钢筋变成一根根绣花针,并在他的手中灵活自如地变幻,最后穿梭成型。


苦钻技术成“筋”英

  杭州湾大桥建成通车后,周伟北上来到哈大客专。褪去初到钢筋班时的青涩,周伟成长为钢筋班绑扎技术杠杠的老师傅,可他又有了新的苦恼:“我只会熟练地绑扎钢筋,却不知道为什么要这么绑。钢筋怎么摆、怎么放、用多少,都是那些会看图、懂图的人告诉我怎么做。”周伟渴望着自己也能看懂图,能自己拿着设计图有条不紊地指导别人。 
  有了新的目标就有了新的动力。周伟自己花了几百元,把箱梁设计图复印了一份,又自行购买了钢筋规范和标准。白天他在钢筋车间干活儿,下班后就留在工地对着绑扎成型的钢筋骨架琢磨,把之前干过的活儿再回想一遍。晚上吃过饭,他就待在宿舍研究图纸,熟悉每一种钢筋的型号、尺寸、摆放位置、数量等,并向现场技术员咨询请教。靠着勤奋与积累,周伟的技术水平不断提升,这时,他可以判断同事们干的活是否符合规范要求了,当他发现同事们的操作出现偏差时,就会及时进行纠正。 
  当然,周伟也碰到过不服气的老工人。当他指出这位老工人钢筋绑得不合适时,老工人毫不客气地质问:“我绑过的钢筋比你多得多,你凭啥说我绑得不合格?”周伟不急不躁,拿出随身携带的钢筋标准翻给老工人看,老工人顿时哑口无言、心服口服。 
  不知不觉中,周伟渐渐成长为一名懂技术的骨干了。他常跟同事们说:“绑扎成型的钢筋骨架就像咱们人体的骨骼,直接影响到工程的质量好坏,马虎不得。”他的认真劲儿受到越来越多同事的信任。在哈大客运专线项目建设后期,周伟不仅当上了钢筋班的班长,还被评为“哈大客专项目优秀工班长”。 
  通过哈大、大西、贵广、京沈等客运专线的历炼,周伟成长为钢筋界的翘楚,他也在成长中收获了2015年“全国优秀农民工”的光荣称号。 

守匠心终成省级劳模

  2016年,周伟转战平潭海峡公铁大桥预制板场。能够参与世界难度最大的跨海大桥的建设,他备感光荣。在预制板场建场初期,由于时间紧、任务重,为了使板场能尽早完成建设,他主动请缨,负责设计钢筋加工场地布置。项目部考虑到他多年的实践工作经验,且勇于担当、主动作为,便同意了他的要求。 
  征得同意后,周伟立即带领几个同事深入了解预制板场整体施工情况。他发现,平潭桥所需的公路桥面板和铁路槽型梁共有5种大型号、37种不同的小型号,共计3280块。通过熟悉图纸,他找出每种板型的共同点和不同点,然后和同事琢磨,一改以往在客运专线使用固定绑扎胎模具的模式,改用移动推拉组合式胎模具,一套胎模具能绑扎六种型号的桥面板,这样既可以减少施工场地的占用,又能方便施工,节省了劳动力成本。熟悉了项目现场整体布局和设计图情况后,他又加班加点,仅用一天时间便手绘出一张3600平方米的钢筋车间规划布局图,最终得到了工程技术部的肯定和采用。布局合理的钢筋车间在后期质监站、业主、监理等单位的多次检查中均受到好评。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周伟作为工班长,也很注重发挥“传帮带”的作用,尤其是对于初到钢筋班的新手,他的关爱更多一些。“我曾经也是什么都不会,通过一点一点的学习和琢磨才走到今天。看到新手,我就像看到了曾经的自己,我会把自己的操作技巧和经验毫无保留地告诉他们,让他们在最短的时间内,融入钢筋班的工作。”周伟说。


文字:祝希娟 肖长森 


吊车圈    吊车群

        吊车圈               扫码加入千人吊车群


(责任编辑:中国吊车网)
下一篇:

【三局建筑】工程人的节日|立秋,开启一场收获之旅!

上一篇:

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临工品牌日暨临工小挖上市活动在菲律宾成功举办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