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8690507177

中铁十局集团这个工作室——牛!

2019-09-04 20:49:40浏览:3785 来源:中铁十局集团   
核心摘要:~

近日,中国中铁劳模(专家型职工)创新工作室建设现场推进会在成都召开,这是中国中铁首次以劳模(专家型职工)创新工作室建设为主题召开是变形吊车视频的大型会议。会上,中铁十局济南地铁R2线项目部“崔淑祥金牌职工创新工作室”被授予  “中国中铁劳模(专家型职工)创新工作室” 荣誉称号。

中铁十局工会主席、副总经理于科善出席活动并领奖


此次被评为“中国中铁劳模(专家型职工)创新工作室”,充分体现了中铁十局职工创新创效活动在企业发展中是变形吊车视频的重要作用。



工作室成立以来,立足一线项目建设,致力人才培养、提高一线项目管理能力,切实发挥了“学习、研究、创新、转化”功能,实现了攻坚克难、科研创新、创优创效。



打造精英团队


济南地铁R2线项目部施工现场

2017年11月,“崔淑祥金牌职工创新工作室”正式成立。工作室在主攻课题是变形吊车视频的同时,开展技术交流、培训、比武等40余次。培养了高级工程师1名、工程师6名,高级测量工2名;涌现出山东省“齐鲁最美青年”提名奖获得者、局“先进工作(生产)者”、济南轨道交通集团“优秀项目经理”、中铁十局一公司“项目经理标兵”、济南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等诸多荣誉个人。


创新工作室VR安全模拟体验



创效优化方案


济南地铁R2线项目部施工现场

中铁十局一公司济南轨道交通R2线土建工程五标段,起于济泺路与北园大街交叉路口,沿北园大街南侧向东至历黄路口,区间总长度约3.65km,包含2站2区间。

项目位于济南城市核心区,管线错综复杂、迁改周期长;施工场地小,作业面不连续,大型机械施工受场地限制,造成工效低下;盾构区间地质复杂,穿越风险源多,在施工过程中困难重重。


“崔淑祥金牌职工创新工作室”带头人、项目总工崔淑祥

工作室依托技术创新力量,解决了项目存在的大量难点难题,优化方案20余项,不仅加快了施工进度、保证了安全质量,更取得了较好的企业和社会效益,得到业主高度认可。


施工技术培训

车站主体边墙设计方案优化——两站边墙由叠合墙变更优化为复合墙。

经济效益:对比国内和济南地铁同类结构工程,两个站规避潜在亏损上千万元。

社会效益:避免严重漏水,为企业赢得信誉。

区间风险源加固设计方案优化——地面加固措施由预加固和预留加固措施变更为预留措施。

经济效益:两个区间节约成本500万元以上。

社会效益:避免了对周围交通、居民正常生活和商业经营的影响。

长途汽车站站污水管迁改设计方案优化——原设计为机械顶管,变更为人工顶管,避免了顶管机头卡死及已施工管线报废的风险。

经济效益:避免风险支出80余万元。

社会效益:避免了机头卡死后开挖处理对交通的影响。


技术比武



创新科研开发


工作室致力于施工技术、质量管理的创新科研开发,撰写各类课题成果7项,技术创新1项



两年来,获得“中铁十局优秀QC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省市政工程建设优秀质量管理小组二等奖”1项;“省市政工程建优秀质量管理小组优秀奖”1项;“省市政工程建设优秀质量管理小组活动成果先进奖”2项



工作室在BIM技术应用研究中也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先后荣获2018年第四届“科创杯”中国BIM技术交流暨优秀案例作品展示会大赛施工组优秀奖、2018年首届“优路杯”全国BIM技术大赛施工组铜奖、2018年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应用大赛施工组二等奖。



为进一步提高施工技术管理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工作室通过探索自主知识产权的信息化共享平台建设、VR虚拟体验馆建设、3D打印技术替代传统沙盘模型的技术应用,充分发挥技术先导作用,切实为企业创新驱动发展、提质增效提供有力支撑。




图文:一公司

编辑:网

主办:中铁十局党委宣传部(企业文化部)

吊车圈    吊车群

        吊车圈               扫码加入千人吊车群


(责任编辑:中国吊车网)
下一篇:

【三局建筑】工程人的节日|立秋,开启一场收获之旅!

上一篇:

中铁十局集团蓄势待发!第三届企业文化节活动预告!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