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 期,几条微信聊天记录在深圳公司是变形吊车视频的新员工中引起了强烈反响······
究竟是什么让这两位妈妈热泪盈眶,哭花了妆?是因为他们收到了在工作是变形吊车视频的自己孩子的家书,听到了可能他们从未听到过的“告白”。
家书,自古以来,承载着亲人之间对彼此的深深惦念。有些话,可能当面说不出口,但在信里,我可以毫不吝啬,毫无保留的表达我的深深爱意!
我们今天的故事还要从三封家书谈起
▼▼▼▼
三 封 家 书
在2019届新员工的入职培训上,深圳公司开展了一次别开生面的活动——“读家书,谈家风”。
以此让新员工感恩父母的培养和教育,让大家在聆听家书的同时,品读家书背后的故事,用心感受优良家风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般的传承。
三封不同内容的家书,来自不同年龄段的三名嘉宾为新员工带来动人分享。
▲嘉宾在分享家书
第一封家书,是公司工程部李享的父亲写给他的,字字真切,娓娓讲述着两代“筑路人”为企业默默奉献的故事,父亲的信勉励他热爱行业、砥砺前行。
“ 1981年,那年我19岁,因为你爷爷也是的老干部,所以中专毕业后我也就进了这个大家庭。”
“爸爸与工地打了一辈子交道,你现在也作为深圳公司的一员,非常清楚工程人的特点——忙碌、务实、脾气火爆。所以在你小时候不仅没怎么关心过你的成长反而在给你纠正错误的方式方法上略显粗暴了些,老爸给你先道个歉。不过也希望你能体谅老爸,那时候生活条件没有现在那么好,为了这个小家能在这个一线城市扎根,爸爸不得不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
当这个一米八几的大男生读到这一段时,声音哽咽,极力忍住眼中泪花,他在后来的分享上表示,一家人在一起的难得时光,是他最珍贵的记忆。
▲小时候的李享和家人在一起
第二封家书,是公司今年的新员工蒋听泉的母亲写给他的,蒋听泉的母亲在对儿子走上工作岗位表达祝贺的同时,希望儿子尽快成长为勤于学习、保持谦虚、积极锻炼的青年人才。
“最近我学做了一些新菜,养了更多花花草草。那棵种有三角梅的盆里还长出了丝瓜藤,另外一个盆长出了豁麻。你可能不晓得,这种草摸到就要起皮疹……”刚大学毕业的蒋听泉也在大家面前读了母亲的家书,跟同事们分享母亲在书信中讲述的生活小趣事。
原来,在蒋听泉远离家乡来到深圳工作、开始人生一段新旅程时,他的母亲也面临一个人生转折调整期——需要将生活重心从照顾儿子转变为关注自己的生活质量。通过家书,了解到母亲在与他一起“改变与成长”,他悬在心中的石头终于能落下了。
▲小时候的蒋听泉和他的家人
第三封家书,是公司人力部刚工作两年的柴妙玄的母亲写给她的,通过她的诵读,一个智慧、民主、识大体的良母形象呈现在听众眼前,母亲对她的工作和婚恋状况提出了“过来人”的建议,帮助女儿在人生道路上走向独立和坚强。
我们一家三代都为桥梁事业奉献微薄的力量,到你已经是第四代中国中铁人。许多亲朋好友都不理解,觉得我们不心疼自己的女儿,把她送到深圳那么远的地方,一家三口经常难以见面,可是我们并不这么想,我们希望将看待问题的眼光放长远。你在我们公司也许会得到一定的照顾,那些叔叔伯伯都是看着你长大的,可是这样子真的对你以后发展有好处吗?他们只是因为和爸爸妈妈相识,对你像晚辈一样稍加照顾。你还没有参加工作时就说过,要去一个有活力的新的公司,接触年轻的同伴,融入青年人的群体,用自己的业务能力在新地方得到大家的认可。所以你不要去听别人说哪些公司会更好,我们希望你永远觉得你所在的公司最好,选择是你自己做的,道路是你自己走的,你要学会感恩,感谢你的公司接纳你,培养你。更要对自己的公司充满信心,对你所处的环境充满信心,你信任它,它也必将会给你回报。
▲小时候的柴妙玄和他的父母
206 封 家 书
几位员工代表读完家书后,新员工们纷纷举手表示也要分享自己的家风故事。
小陈含泪说道,此次活动对她的触动很大,让她回忆起父亲为她无私奉献,宁愿自己受苦也不让她受累的点滴。新员工朱麒源认为,虽然表达方式有所不同,但父母都是十分爱护自己孩子的。他说:“作为儿女理应懂得感恩,当父母老了,我们要像他们照顾年幼时的我们那样去照顾他们,充满爱意和耐心。今后,我会多与家里联系,陪父母多聊天,同时好好工作,健康生活,不让他们为我担心。”
▲新员工分享自己的家风故事
每位新员工好像都被这三封家书感动,对父母的感激和惦念如同“曼妥思遇上可乐”,一瞬间爆发出来。
随后的1个小时,培训室只有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206名新员工正用工作人员提前准备好的信纸,埋头写下一封封表达内心真实情感的家书寄给父母。
他们在信里这么说:
见习生魏礼丰:
时光荏苒,不知不觉我已经21岁了,怀着爸妈无尽的期待终于步入了工作岗位。也许在这21年里,对父母有过无数的抱怨,有过繁多的争吵,但这所有的不愉快,在我一次次的远行中,被列车带到了远方,而此时此刻还剩下来的,只有对父母深沉的想念与感恩。
见习生刘建兵:
亲爱的老爸老妈,时光飞逝,一转眼我已经从学生转变为“社会人”了。希望我能尽快的适应,努力的工作,从前总是在让你们担心,自己的不成熟也时常会伤害到你们,现在我已经踏进社会了,我会加倍成长,成为你们的骄傲的。希望我成长的速度能支撑你们老去的速度,你们的好我永远记在心底,虽然不常表达,但是儿子永远最爱的是你们。老爸老妈,你们是我的港湾,给了我扬帆起航的勇气,以后换我成为你们的依靠,让你们心安。
见习生于珂:
爷爷奶奶,我在深圳过得挺好的,您们放心吧,不用老是惦记着我。我给您二老买的护眼贴,一天两次,别舍不得用,孙女现在也是能工作挣钱的人啦!还有奶奶您太瘦啦,我不在家的时候,您要把我的那一份也吃回来哈。天气好的时候,爷爷您就陪奶奶去外面公园散散步、逛逛街、打打牌,享受一下悠闲自在的老年生活。
这206封家书将由公司统一寄往全国各地员工家庭。
▲家书中的一部分
父母看完后的回复
来自见习生魏萌母亲的回复:
来自见习生陈程母亲的回复:
来自见习生李玮锋父亲的回复:
来自见习生管钰印母亲的回复:
来自见习生赵玉龙母亲的回复:
来自见习生潘尚权母亲的回复:
想到最爱我们的父母
我们满怀感激,时刻惦记
也请新员工的父母们放心
对于从学生到职业人转变的他们
有信心和实力
让他们在全新的环境中成长、成才
在更广阔的舞台上
尽情的绽放自己
供稿单位:深圳公司
本期编辑:柴妙玄 马佳鑫
主办单位:宣传部
长得好看的,都点了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