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党是集装箱起重机的十九大发出了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是集装箱起重机的号令。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对脱贫攻坚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务必高度重视,统一思想,抓好落实,一鼓作气,顽强作战,越战越勇,着力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扎实做好今明两年脱贫攻坚工作。
本着奉献社会是集装箱起重机的初心和践行央企责任的使命,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全力帮扶青海省甘德县、山西省汾西县勍香村和杨木山村脱贫攻坚,把精准扶贫落到实处,为国家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注入新动力、贡献新力量。
党委书记、董事长陈宏伟调研扶贫产业
“两不愁三保障”都达到标准了吗?
家里还有什么困难?
......
面对领导关切的询问,
甘德县协隆村村民连声道谢。
江千乡向赠送锦旗
01
兴产业促增收风吹草低见牛羊
青海省果洛州甘德县江千乡,
山谷纵横,草场绵延,
来到村口,
“万亩饲草基地”的牌子十分抢眼。
走在江千乡开阔整齐的街道上,
远远望去,绿草茵茵,
宛如一幅美丽的画卷。
这里,曾是远近闻名的高寒贫困地,
人们一直延续着父辈们
“靠天吃饭”的畜牧生活。
为更好地支持江千乡发展,
2016年至2017年,
中国铁建共投资200多万元
在江千乡建立万亩饲草基地,
既治理改良了黑土滩的生态质量,
又为当地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目前,累计收益150万元,
户均分红6976元。
牧民在万亩饲草基地喂养牦牛
凭借饲草基地,
江千乡成功吸引到一家有实力的
民营企业投资8000万元建厂,
投入50万元,
以江千乡协隆村贫困户名义入股,
每年以入股资金8%给贫困户分红,
昔日的“黑土滩”变废为宝,
成了藏区同胞的“增收滩”。
02
改穷业摘穷帽步履铿锵奔小康
2014年以来,中国铁建党委持续
加大对青海省甘德县的扶贫力度,
作为具体负责单位
想办法、解难题。
协隆村服装加工厂的建立就是
通过与当地政府协调,
多方筹措资金,
为协隆村办的一件实事。
中国铁建捐助435万元建设、
具体负责的
甘德县青少年活动中心,
占地面积4200平方米
将成为牧区青少年
开展寓教于乐活动的新场所。
03
工程师来扶贫,父老乡亲都说行
这里是果洛州甘德县协隆村,
扶贫干部刘印洲,
就在村里担任驻村“第一书记”。
刘印洲深入农户了解情况
驻村2年来,他带领着党员
教会了村民使用电脑,
把虫草、牦牛肉等特色产品卖向全国。
扶贫先扶志,扶志必扶智,
刘印洲赴任协隆村第一书记的当天,
就下定决心不能让村里的一个孩子辍学。
一趟趟到农户家中走访、了解......
一遍遍劝说、解释、谈心......
最终将44户家庭的学龄儿童送到学校。
刘印洲走访农户
2019年,刘印洲被
果洛州评为2018年度
“优秀第一书记”。
当初的贫困村,
如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道路建成了,路灯亮起来了,
百姓腰包鼓起来了,
村民脱贫致富从此打开了崭新的视野。
协隆村人均收入从2015年的1023元
提升到2018年的 4452元,
协隆村整体脱贫摘帽。
在其他贫困地区
也活跃着中铁十七局人的身影。
在山西省委、省政府指导下,承担起山西省汾西县勍香村和杨木山村扶贫任务,提出“变扶贫为致富,带出内生动力”的帮扶思路,派出6名队员组成扶贫工作队,扎根农村,精准发力。
在菌棒存放棚研究工作
再到杨木山村,
这些地方实实在在的变化,
是
加快精准扶贫步伐的动力↓↓
精准扶贫,胜利可期。
将不忘回馈社会初心,
以义无反顾的气魄、决战决胜的毅力,
凝神聚力交出一份脱贫攻坚的圆满答卷!
编辑:游 凯
供图:周福荣 赵桂军 张凯贇
主办单位:党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