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特别节目《走进老区看新貌》将直播镜头聚焦贵州革命老区,中铁十一局桥梁公司贵南高铁项目独山梁枕场成功亮相,5分钟的现场直播中,展示了国内首个智能化高铁轨枕生产车间的满满科技感。
智慧“大脑”,“云端”调控
智能控制中心负责集合整个生产线,主要由SCADA、MES两大管理系统组成,在生产线自动化控制、生产线仿真管理、生产信息化管理三大方面发挥作用,搭建和集成的各环节的数据链,将为生产管理者决策提供准确信息,让生产管理更科学智能。
管理人员在智控中心监控生产线运行情况
1.SCADA:生产线远程监视及控制系统
该系统是目前技术最先进、最成熟的生产过程控制与调度自动化系统。以系统遥控的方式,实现生产线数据采集、设备控制、测量、参数调节以及各类信号报警等各项功能。通过与设备对接,可以实现生产线运作一键启停;与PLC对接,可实时监测设备运行状态,当出现人为或非人为因素导致生产线出现故障时,系统会自动报警,提醒人工干预,保证生产线设备自动化控制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2.MES:生产信息化管理系统
智能生产,丝般顺滑
与“中枢神经”不同,11套主要生产设备系统负责轨枕生产各环节的指令操作执行。一批钢筋到一根成品轨枕的“蜕变”,都在这条生产线上有序完成。
1.全自动桁架钢筋生产线
放线、矫直、弯曲成型、焊接一次完成,高效自动化程度既可保证焊接质量,又能节约人工成本。
2.箍筋自动加工、焊接设备
采用电脑控制,通过电脑设置相关参数,箍筋弯箍机即可完成校直、弯曲和焊接,避免了人工作业带来的焊缝长度、宽度、厚度不可控,箍筋焊接后不平整问题。
3.全自动打磨除尘系统
(右下角为传统模式施工)
4.全自动喷涂脱模剂系统
自带脱模剂加热和搅拌功能,智能识别模具内腔,喷枪可实现180度旋转均匀喷涂,减少浪费,并自带回收系统,避免脱模剂聚集滴落在模型表面影响使用。
5.智能套管螺旋筋安装系统
(右下角为传统模式施工)
可自动完成螺旋筋加工,并与套管组装成整体,最后安装到模具定位轴上,实现无人化运转,避免人工安装易发的套管漏装、下沉情况出现。
6.智能桁架钢筋、箍筋自动组装安装系统
(右下角为传统模式施工)
人工安装桁架钢筋、箍筋劳动强度大,易偏位,该系统可智能识别桁架钢筋、箍筋、模具卡槽等位置,通过配备的工业机器人自动抓取安装,安装精度高。
7.混凝土精准布料系统
(右下角为传统模式施工)
采用双向八口快速布料,各下料口可单独布料、补料,二次称量,布料精准度高,能有效控制轨枕外观尺寸,减少人工平料带来的布料厚度偏差和混凝土浪费,使轨枕质量更加精准、可控。
8.自动出入池系统
全过程自动控制,系统精准定位模具坐标后,桁车自动运行至相应位置,同时抓取2套模具自动吊入、吊出养护池,更加安全高效。
9.自动蒸养温控系统
温度传感器采集各部位温度信息,据此制定养护方案,并通过电磁阀控制蒸汽管道、冷水喷淋管道和风冷系统,精准控温,精准养护,相较于人工盯控养护质量更加有保障。
10.智能吹气、注油、盖盖一体化系统
智能识别轨枕承轨槽上的套管位置,喷射高压空气吹尽套管内混凝土残渣等污物,并加注高铁专用油脂,智能识别抓取套管盖子自动安装,真正实现轨枕吹气、注油、盖盖一体化自动操作。
11.全自动轨枕码垛系统
由PLC控制,全自动化抓取、码垛,维护方便、控制精度高。降低人工码垛的轨枕坏损概率和作业安全风险,提高了码垛精度及效率。
得益于智能化设备的加持,独山梁枕场的轨枕预制更加安全、环保和高效便捷。与同规模的普通轨枕生产车间相比,贵南项目独山梁枕场作业人员约减少30人,累计可节约人工成本600万元左右,每月还可多生产3000根轨枕。截至目前,独山梁枕场正处于生产高峰期,已生产47万根轨枕,全体建设者正在全力冲刺做好轨枕生产供应工作,助力贵南高铁早日建成通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