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8690507177

吊装工具扁担|重庆南岸区:郭家沱长江大桥首节钢桁梁吊装成功

2021-12-07 09:53:05浏览:388 来源:中国吊装网   
核心摘要:11月22日,重庆郭家沱长江大桥首节钢桁梁成功架设,标志着目前长江上游地区所建大桥中单节段尺寸最大、重量最大的钢桁梁吊装取得成功。至此郭家沱长江大桥建设正式迈入钢桁梁施工的快车道。

11月22日,重庆郭家沱长江大桥首节钢桁梁成功架设,标志着目前长江上游地区所建大桥中单节段尺寸最大、重量最大的钢桁梁吊装取得成功。至此郭家沱长江大桥建设正式迈入钢桁梁施工的快车道。

在两台设计额定吊重为800吨的缆载吊机牵引下,钢桁梁缓缓升起。崔景印 摄

当天上午11点8分吊装工具扁担,在长江峡口段,一艘2000吨级滚装货船,将郭家沱长江大桥首节钢桁梁运送到大桥主跨中心下方的江面上。随后,在两台设计额定吊重为800吨的缆载吊机牵引下,长20.5米、宽39米、高12.7米、重达652吨的钢桁梁缓缓升起。经过20多名工人3个半小时的努力,首节钢桁梁顺利地安装至吊索上。

多措并举 实现定位最小偏差

重庆郭家沱长江大桥由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承建。据介绍,此次吊装的钢桁梁节段尺寸、重量均为目前长江上游地区所建桥梁中最大。为保证吊装顺利实施吊装工具扁担,相关部门对该片区域实行封航。同时,郭家沱长江大桥项目部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提前通过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和施工动画模拟软件吊车,不断优化主桥钢桁梁架设方案。这其中首先要解决的就是运输船的定位问题。

“由于缆载吊机为垂直吊装模式,吊装的定位偏差必须低于50厘米。”郭家沱长江大桥一分部项目经理吴宝初介绍,“这其中的难点就是对现场江水、风速的预判,以及船员对定位船的操作。稍有不慎,就不能顺利起吊,导致封航时间延长,严重影响长江主航道船舶的通行。”为此,大桥项目部与监理、业主、运输单位对航道进行了实地勘察,并根据天气模型以及水文图,提前选定施工时间段为江水流速低于2m/s,风力小于6级的长江蓄水期期间。同时,在前期,现场作业人员还多次进行联合演练,确保吊装当天实现定位高效精准。

高效协作 稳准快如同“做手术”

实现精准定位,只是完成了钢桁梁吊装的第一步。根据钢桁梁自重和尺寸,此次使用了两台额定吊重为800吨的缆载吊机,每台缆载吊机设置两个吊点,每个吊点由27根直径18毫米的英标钢绞线与扁担梁组成提升系统。吊装过程中,钢桁梁需要均衡平稳地提升,速度控制在每分钟50厘米内,上下游吊点高差不能超过20厘米。

经过20多名工人3个半小时的努力,首节钢桁梁顺利安装至吊索上。崔景印 摄

在吊装开始阶段,钢桁梁由缆载机自动提升,而当钢桁梁接近安装位置时,则改用手动操作。由于缆载吊机驾驶员在操作仓内,视野会受到一定阻碍,手动操作对现场施工人员的默契度和技术能力提出非常高的要求。

在现场,指挥人员根据具体情况,快速与驾驶员进行交流,协助驾驶员进行操作。“前期,我们对现场施工人员进行了最优化的配置,并通过施工动画模拟软件吊车,反复演练培养大家默契,就像医生做手术一样,做到稳准快,确保整个钢桁梁安装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吴宝初说。

由于钢桁梁重量较大,吊装过程中,施工人员还设置了完整的监控系统,实时监测整个系统索力、位移、整个缆塔偏位及钢梁吊装姿态,确保吊装安全万无一失。

据了解,郭家沱长江大桥主桥钢桁梁采用67.5m+720m+75m三跨连续体系,钢梁全长862.5米,设计57个节段,其中38个节段在深水区位置。大桥钢桁梁架设采用适时刚接法。在架设之前,通过建立模型计算分析钢桁梁架设过程中的姿态,分析出钢桁梁刚接的窗口期。在架设开始时,相邻钢桁梁节段先进行临时铰接连接,待架设到一定节段后,在窗口期实施铰接转换刚接,直至全桥合龙实现无应力连接达到设计成桥线型。与传统架设方法相比,该方法可节省工期30天。首节钢桁梁吊装后,其他钢桁梁以其为中心,依次对称吊装,预计2022年1月底完成安装。

民生工程 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作为目前国内跨度最大的公轨两用悬索桥、重庆市市级重点工程、重庆快速路“六纵线”重要组成部分,郭家沱长江大桥全长1403.8米,连接江北区郭家沱与南岸区峡口镇,上部为城市快速路,双向八车道,路幅宽度41米,设计车速80公里/小时;下部为轨道交通8号线的过江通道。其延伸段南起茶园立交,经兴塘立交、峡口立交,跨越长江后,北至花红湾立交,线路全长12.7公里。

“首节钢桁梁高效、精准地成功吊装,为接下来的施工打下了基础,也积累了经验。目前我们已完成总工程量的80%,按照目前的施工进度,预计明年10月底郭家沱长江大桥就能具备通车条件。”重庆郭家沱长江大桥项目总包部总经理古佩胜介绍,项目建成后,重庆两江新区到南岸的时间将由过去的40分钟,缩短至10分钟左右,极大提升重庆中心城区互联互通水平,为高质量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提供重要保障。(侯静/文 崔景印/图)

吊车圈    吊车群

        吊车圈               扫码加入千人吊车群


(责任编辑:吊车)
下一篇:

【三局建筑】工程人的节日|立秋,开启一场收获之旅!

上一篇:

吊装工具扁担|建房干货分享:随着新工艺普及,来看看叠合板是如何施工的?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