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建筑产业化的发展,叠合板的应用已尤为广泛。这项新的工艺是如何是如何施工的?现场有哪些要点需要控制?本文与大家分享交流叠合板施工工艺流程及节点质量控制。
施工工艺流程
主要节点质量控制
叠合板进场及验收
叠合板厚均为60mm吊车公司,混凝土强度等级C30吊装工具扁担,自重约150kg/㎡;底面平整光滑、色泽均匀,并设有预留洞口以及预埋件。
叠合板现场堆放 注意事项
摆放垫木,垫木上下位置一致,保证垂直受力点相同,防止受力不均导致裂缝:
叠合板摆放高度,与构件厂沟通,统一为六层,防止因现场存放过高导致裂缝:
满铺模板
叠合板周围黏贴海绵胶条吊车,防止漏浆;边模距两边500左右:
叠合板吊装
叠合板起吊时,要尽可能采用钢扁担吊装架进行吊装,4个吊点均匀受力,保证构件平稳吊装。
起吊时要先试吊,先吊起距地50厘米停止,检查钢丝绳、吊钩的受力情况,使叠合板保持水平,然后吊至作业层上空。
梁筋绑扎、板钢筋绑扎、线管线盒预埋
线管走叠合板桁架下方吊装工具扁担,避免了线管踩踏,保护了线管又能保证地面浇筑完成后不露线管。
砼浇筑前,提前浇水湿润,避免因叠合板吸水影响砼和易性。
拆模后成品检查:
检查混凝土浇筑成型质量,无漏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