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车一响,黄金万两。12月3日,随着澜沧号动车从老挝万象站缓缓驶出,宣告着中老昆万铁路(以下简称中老铁路)全线正式开通,作为东南亚唯一没有海岸线是吊车的内陆国家,中老铁路将开启老挝人民从“陆锁国”到“陆联国”是吊车的梦想大门。
中老铁路由昆玉段、玉磨段、磨万段组成,线路全长约1020千米。由公司负责施工是吊车的磨万铁路Ⅲ标二分部位于琅勃拉邦省境内湄公河半岛上,线路全长18.125km,施工内容主要包括“八桥六隧两站”,八座桥总长1400m,六座隧道总长14641m,路基全长2084m,其中包含涵洞五座和班萨洛、会晏河两座车站。2016年2月13日,项目部进驻施工,在此后长达数年的建设期间,建设者们栉风沐雨,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将这条跨国铁路蓝图一点一点串联成现实。
科技攻关先行 打造创新之路
轮渡运送施工车辆至项目部所在的湄公河“无人岛”
“没有条件就自己创造条件,越河开路,自产自供,不惜一切代价都要打开作业面。”项目经理袁荣说,由于位于半岛“无人区”,施工组织开展很困难。为此,项目部采用车船装载建设物资通过轮渡渡越湄公河,修建了贯穿半岛约50公里长的施工便道,开辟出一条施工建设的“快捷通道”,顺利挺入半岛无人区,保证了施工物资全天候运输畅通,一举扭转了开局不利的被动局面,并自建2条砂石生产线和4座混凝土拌和站,确保项目施工有序推进。
该项目重难点控制性工程为Ⅰ级风险隧道孟村二号隧道和Ⅱ级风险隧道卡村一号隧道。由于隧道施工区域处于“有层无序”的琅勃拉邦缝合带内,集涌水、滑坡、有害气体、高地应力、高地热等不良地质于一体,施工难度极大。为了攻克以上施工难题,项目部成立了技术攻关小组,积极研究对策,将“中国答案”带到“外国考场”,通过不断更新方案,制定了“一平导、一横洞”辅助坑道施工模式,采用大功率抽水设备分段接力排水,有效避免了地下水对围岩的软化和侵蚀等风险,并通过优化浆液水灰比提高隧道注浆效果,采用交叉式掏槽眼和调整爆破参数提高爆破质量,顺利实现了光面爆破,极大提高了施工质量和进度,为中老铁路建设稳步推进注入了强大技术驱动力。
孟村二号隧道提前135天贯通
“苦干也需巧干,在建设过程中我们开发了很多新技术、新科技,其中隧道二衬拱顶和施工缝综合施工技术获得了省部级技术认证,在中老铁路全线更是比比皆是。”项目总工程师彭和彬说,正是大量的科技攻关为施工生产植入了“超级大脑”,展现了中国建设速度,两座隧道先后提前了135天和107天贯通,保证了中老铁路如期开通。
坚守红色红线 营造廉洁之路
项目部全体党员重温入党誓词
“十条行为准则”“廉洁承诺”“‘1、3、5’工作目标”。在项目驻地,一张巨大的中老铁路“廉洁之路”建设宣传栏时刻警醒着项目全体参建员工。
“让‘一带一路’成为‘廉洁之路’”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总要求。自进场以来,项目部着眼于加强廉洁文化建设为基础、核心监督为保障,全面构建廉洁体系阵地,确保工程优质、干部优秀、项目风清气正。相继制定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以及廉洁从业、党政会签、廉洁谈话、党风廉政监督等各项制度,认真执行民主评议,实施民主监督。同时,项目班子及各部室负责人签订“党风廉政建设承诺书”,扎实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效机制。
项目部召开“中老廉洁之路”建设推进会
廉洁教育工作不能只面向职工队伍内部,身处海外,协作队伍也是“一家人”。要做好外协队伍廉洁教育工作,不能靠“以权压人”,要设身处地的成为他们的“贴心人”。在中老铁路大力开展廉洁建设的新形势下,项目党支部书记有自己的思路“我们对索要、刁难、接受外协队伍吃请和礼品礼金的行为持零容忍态度,同时也要在日常工作中对他们做好引导和解释。中老铁路不光是我们承建单位的修建责任,更代表了我们国家的工程实力与颜面。”
通过系列廉洁活动的扎实开展,为中老铁路清朗建设,筑起坚不可摧的“红色防线”。
着眼技术帮扶 共建友谊之路
项目部开展“关爱山区儿童,共建中老铁路”党建主题活动
中国带给老挝的不只是一条铁路。
“感谢你们的帮助,希望他们以后学习铁路技术,管理好这条铁路。”2018年6月23日,项目部为老挝中佩县4所小学的320儿童学习送去了价值21000元的学习、娱乐用品。据不完全统计,项目部先后已经投入约15万元,为当地村庄修缮饮用水池和管道、修建过河便桥、硬化进村道路和学校操场等。通过积极参与当地公益活动、捐资助学,两国青年友好往来等交际活动,深刻亲密了与当地原住民之间和谐关系,拉近了两国人民的距离。
从泰国经泰老友谊桥至万象南部的塔纳廊,有一段3.5公里长的米轨铁路,这是在中老铁路修建前,老挝境内唯一一段铁路。因此,中老铁路的实施为老挝打开了全新的铁路建设局面,同时也为沿线民众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在项目施工的半岛“无人区”,大约有200名老挝工人在这里从事不同的辅助工种。他们与中国工人一道参与中老铁路建设,组建起了一支特别的“中老混合班组”。
“很荣幸参与铁路建设”,据老挝罐车司机顶扬说,他和很多老挝同胞一样对火车充满期待,他们与中国工人一道共同参与中老铁路的建设,使之成为共同建设的“友谊之路”。
项目职工在施工现场为老挝徒弟传授技艺
“在工地每月能挣6000多元人民币,收入比政府公务员还高。”自进驻以来,项目部始终秉承“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理念,积极吸收沿线老挝工人。项目机修班班组长李林师傅的老挝徒弟阿尼正是典型代表,两人从最开始的“手势交流”到“领悟班前会”,在中国师傅的精心培训下,不仅两国工人的关系从师徒转变为朋友,以阿尼为代表的老挝工人技术水平也得到了显著提高,这一变化实打实为当地培育了大批工程技术人员,真正实现了项目建设推进与区域协调发展的互利共赢。
一带襟山水,一路连两国,中老铁路既是联通之路,也是友谊之路,它将“中国梦”和“老挝梦”紧密的联系到了一起。在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下,这条串联两国的钢铁长龙必将带领中老两国人民迎来更加繁荣昌盛的经济加速发展的新时期。
编辑:刘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