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全线重点控制性工程缙云山隧道贯通、
科学城站六线道岔特大桥合龙、
中梁山隧道下穿兴隆场编组站南机5线32米D型便梁成功架设、
中梁山隧道一号泄水洞顺利贯通、
科学城制梁场首孔箱梁成功架设、科学城站六线道岔特大桥架设完成
……不到一个月时间,中铁十二局四公司成渝中线高铁接连完成重要节点,一项项重大瓶颈相继取得突破。
中梁山隧道一号泄水洞贯通
下半年以来,中铁十二局成渝中线高铁项目捷报频传,仅三季度完成产值近4亿元,年度累计完成产值10.18亿元,人均产值407万元,项目安全质量、产值进度等指标全线领先。
产值进度领先全线的背后,是项目建设团队攻克施工瓶颈、开展技术攻关、践行精细化管理的具体实践。围绕项目年度建设任务目标,他们通过优化施工组织,开展重难点攻坚,成功破解下穿兴隆场编组站施工难题,打造全线隧道全工序机械化施工示范标杆,不断为项目建设注入新动能。
迎难而上 冲破地质禁区
成渝中线高铁中梁山隧道全长6500米,其中有537米的段落下穿兴隆场编组站18股道。兴隆场编组站是亚洲最繁忙的铁路编组枢纽站之一,每天承担约2.2万节车厢编组任务,线路极其繁忙。下穿施工距离地面仅7米,面临地面沉降、浅埋、作业时间苛刻等诸多挑战,隧道建设如同“豆腐块里打洞”,被誉为“世界级难题”。
中梁山隧道下穿兴隆场编组站
为安全下穿铁路编组站,项目建设团队制定“管幕密排法”专项施工方案,创新应用“
调整顶进速度控制螺旋出砂量”“
全阶段地表沉降预测及控制方法”等技术,动态优化注浆工艺,全过程跟踪监测,有效减轻隧道开挖对地层扰动,控制沉降。采用激光靶标测量,精准锁定钢管误差,实时监控钢管钻探轨迹,实现施工动态纠偏,直径610毫米的管幕群以36毫米级定位精度成功冲破“地质禁区”,刷新了我国管幕施工建设纪录。
管幕施工 在强化管幕施工的基础上,他们精准开展地表注浆加固,有效形成刚性支撑,在繁忙的兴隆场铁路编组站下方开辟出一条安全通道,助力实施超大断面隧道大型机械化掘进,
成功解决了32米D型便梁限界不足等重大技术瓶颈,
推动项目建设取得重大突破。
创新引领 担当全线头雁
围绕隧道安全高效建设目标,项目建设团队在缙云山隧道、中梁山隧道等重点工程建设中,大力构建隧道全工序机械化施工装备体系,结合隧道钻爆法施工各关键工序环节开展技术创新研究。成套智能装备优化配套、升级改进的创新实践
不断增强项目进度效益后劲
,有效提升了15%的作业能力,隧道单洞月度掘进超110米,掘进效率较以往提升22.3%。
隧道全工序机械化施工
围绕“一隧十二线”施工主线,配备应用超前地质预报系统、微台阶液压台车、三臂凿岩台车、围岩监控量测系统等成套化装备,在二衬施工中创新应用防顶裂监测装置、防脱空监测设备、自动振捣系统,衬砌养护台车通过阈值设定、信号监测实现智能自动精准控制,显著提升衬砌施工质量。
依托梁滩河双线特大桥、黄家嘴双线特大桥等重点桥梁工程,创新应用悬臂造桥机等智能化工装设备,
该设备集液压传动、智能操控、信息化监测等多项技术于一体,
彻底解决了传统挂篮安全风险高、效率低的管理难题。
悬臂造桥机施工 在科学城站六线道岔特大桥建设中,面对桥梁双幅一变三道岔连续梁上跨双向八车道城市快速路科学大道等建设难题,项目建设团队通过优化施工方案,解决超高压迁改影响,建立科研课题,科学制定施工方案,多次召开技术研讨会,确保顺利完成桥梁施工。
“由于桥梁结构双线变化为六线,施工组织难度大,支架等方案决策干扰因素多,前后需经过八次交通导改方可完成桥梁及道路改移工程。”项目部分部经理杜黎明介绍说,他们通过动态优化施工方案,有力推动桥梁建设和交通通行的高效顺畅。
精管细控 塑造品牌管理
聚焦项目管段穿越多处交通枢纽、主体结构设计复杂、地质结构软弱等一系列施工难点,项目建设团队以打造“高产出型项目”为目标,坚持做优前端方案、强化终端管控、抓实过程控制的思路,抓实项目经济成本管控,将项目建设难题转化成为
信誉效益的高地。黄家嘴双线特大桥建设现场
围绕项目过程经济成本管控,他们根据施工图量以及责任预算量进行二次分解,建立清单工程数量、施工图工程数量、责任预算工程数量、二次分解工程数量、实际完成工程数量五量台账,将精细化管理转化成为具体的数据考核指标。同时,按照“月重点、季全面、年综合”定期召开经济分析会,月度重点分析经济指标,季度对责任预算执行情况开展全面分析,年度对施工组织及经济运行状况开展综合分析,准确掌握项目过程管理成本管控和经济盈亏状况。
项目梁场建设热火朝天
树立“全员管成本”理念,压实全员责任考核,他们将项目重难点工程和安全质量管理重点工作细化为项目全员考核指标,以人均产值、人均创效、攻坚克难、技术创新为抓手,健全完善项目全员责任矩阵,做到“一部一表、人手一契约、人人有本账、人人担指标”,将项目建设重难点转化成为项目全员的“硬指标”和“硬任务”,人人参与管理、人人勇于攻坚、人人实干担当的浓厚氛围在项目管理中不断富集强化。
目前,成渝中线高铁项目桥隧工程总量完成超过七成,正线8联连续梁全部合龙,全线重点控制性工程缙云山隧道顺利贯通,有力推动了全线建设进程。成渝中线高铁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标志性工程,项目建成后,重庆、成都将实现1小时内通达,受益人口近3000万,极大便利沿线群众出行。
素材来源:四公司 编 辑:田 宇
宋周阳 任达禹审 核:郭俊江 丁明明
执行总编:周 彪
客服热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