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铁十二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这个擂台
打得好!第5期读书分享会引 言亲爱的书友们: 当前,企业转型升级处于关键时期,高质量发展任重道远。面对这些挑战,中铁十二局三公司“行走的三益书屋”深入基层项目部,以《论持久战》为指导,探讨应对策略。雄忻高铁项目作为铁路建设的重要部分,正是一线实践的缩影。
本期读书会结合《论持久战》的“持久战”思想,认识到企业转型不是短期波动,而是发展模式深刻转变的长期过程。企业必须摒弃速胜幻想,树立持久战思维,苦练内功、积蓄能量,为行稳致远实现高质量发展奠定根基。
论述环节 各展风采
来自雄忻高铁一分部、二分部、梁场、架梁一队的4支代表队,围绕以下4个论题展开论述:
①如何立足岗位,适应行业变化?
②如何通过精细化管理推动降本增效?
③如何应对行业挑战,展望未来发展?
④如何提高自身素质,避免被时代淘汰?
1一分部代表队论点:如何应对行业挑战,展望未来发展?
务必保持战略定力:清醒认识困难的长期性、复杂性,避免盲目乐观和急躁冒进;同时坚定发展信心,国家铁路网规划锚定20万公里目标、“交通强国”战略深入实施、新型城镇化与城市更新方兴未艾,行业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变的只是发展逻辑。
关键在于主动作为:“一切事情是要人做的”。将“保存自己,积蓄力量”落到实处,通过聚焦核心优势、深化改革、强化创新、锻造人才、保障资金安全,在挑战中强筋健骨。
展望战略反攻阶段:要依托铁路工程的核心优势,拓展多元领域,拥抱绿色数字革命,从优秀的“铁路工程建造商”蜕变为卓越的“基础设施综合服务商”,在国家现代化建设征程中展现更大作为。
2二分部代表队论点:借鉴《论持久战》中“发动群众”思想,提升综合竞争力
通过借鉴《论持久战》中 “发动群众” 的战略智慧,企业可构建 “全员赋能” 成长体系,实现员工成长与企业发展同频共振,不仅能锻造出一支专业过硬、富有战斗力的管理团队,更能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通过以下几方面进行学习:以团队学习为抓手,构建全员参与的学习机制,包括建立多样化的团队学习平台、开展针对性的团队培训活动、构建知识共享与传承机制;激发自我提升动力,培养员工主动学习意识,包括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制定个性化的自我提升计划、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将团队学习与自我提升相结合,形成良性循环。
在智能化浪潮席卷高铁施工领域的当下,BIM 技术、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已成为提升施工效能的核心驱动力。企业需构建系统化的智能技术培训体系,通过理论教学、模拟实操与项目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赋能员工深度掌握前沿技术,实现智能化设备与软件的高效应用,推动施工效率与质量的双重跃升。
3梁场代表队论点:如何通过精细化管控推动降本增效
从本质上看,施工管理的精细化核心为降本增效,正是《论持久战》“全局守稳、局部突破” 思想的实践 。
战略防御以体系化规避 “系统性浪费”,战术进攻以颗粒化挖掘 “局部潜力”,两者通过数据联动形成持续优化的闭环。当每一个工序都实现 “成本有底线、效率有空间”,那么降本增效便从 “目标” 转化为 “常态”。
《论持久战》中指出:“动员全国老百姓,就造成了陷敌于灭顶之灾的汪洋大海,就造成了可以弥补武器等缺陷的补救条件,造成了克服一切战争困难的前提。”
企业也是如此,要推行精细化管理,必须依靠全体员工,特别是一线员工,员工的经验和智慧是企业宝贵的财富,要做到全员动员、实现降本增效。
精细化管理正是在行业新发展阶段,在改革和发展的内外部环境都在发生深刻变化的阶段,提出的是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根”,“细在当下,精于长远”。
4架梁一队代表队论点:如何立足岗位,适应行业变化
施工任务减少,是高铁建设阶段性调整、市场需求短期波动的体现,是行业发展中的“暂时退潮”。但退潮之下,藏着行业向智能化、绿色化、精细化升级的浪潮——智能桥梁架设技术迭代、智能化工艺推广、桥梁运维数字化转型等这些趋势,是我们突破职业瓶颈的“进步窗口”。我们要摒弃“等任务”的被动心态,把空窗期变成自我革命的“充电期”,主动拥抱新技术变革。
钻研智能架桥机的数字化操控系统,掌握北斗定位、自动调姿、远程监控等功能、对桥梁架设进行虚拟预演,模拟复杂工况下的设备协同、人员操作,提前规避施工风险。参与智能架桥试点项目的“影子学习”,从协助调试传感器、优化架设参数做起,把智能设备的“黑箱逻辑”转化为实操能力,让自己成为智能架设的“技术能手”。
三回合辩论环节 该环节我们将建筑行业的转型升级分为“防御—相持—反攻”三个阶段,并以战略卡片的形式帮助企业明确每一阶段的核心任务与策略。共设置12张战略卡片,每个阶段4张,涵盖成本控制、技术创新、资源整合、市场开拓等关键议题。通过4个队伍的1分钟短兵相接,激发团队智慧,探讨如何在挑战中稳住阵脚、积蓄力量、寻求突破。
颁 奖 仪 式一 等 奖
二等奖三 等 奖
“沧海横流显本色,逆境奋起见真章”,通过研读《论持久战》的智慧,我们深知,建筑行业的未来属于那些未雨绸缪、坚韧不拔、敢于创新的企业。让我们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积小胜为大胜”的耐心,在变革中积蓄力量,在坚守中寻求突破,共同迎接铁路工程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崭新春天!
“ 夏 送 清 凉 ” 活动后,公司工会在雄忻高铁项目部开展“夏送清凉”慰问活动,切实做好防暑降温工作,确保每一位职工的身体健康,为项目建设保驾护航。
图文编辑:杨 阳 常文旺
内容校审:杨 玲 车 凯